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1)

瓦斯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完美的教育,并且一直成绩优异,曾于大学任教法律教授。但内心始终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后放弃法律职业生涯致力于成为职业画家。与彼埃·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康定斯基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代表作:《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2)

“有人说艺术是时代的产儿。但这种艺术,只能艺术地重复那些已被同时代人清楚认识了的东西。所以它没有生命力,它仅仅是时代的产儿,无法孕育未来。那个养育它的时代一旦改变,它也就在精神上死亡。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能继续的艺术,它也发源于当代人的感情,然而它不仅与时代共鸣回响,还能催人醒悟,预示和影响未来 。”——康定斯基

《艺术中的精神》是康定斯基1911年第一本系统阐发他的抽象艺术主张的理论著作。在这本书里,他采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沿用通神学者的说法,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能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具备这种才能,是因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绝少有人能觉察到的“心灵震荡”,是一种包藏在自然形式下的心灵特殊状态。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3)

关于艺术观念,康定斯基说:“艺术的内在因素,即情感,必需存在;否则艺术作品就变成了赝品。内在因素决定艺术作品的形式。”对于艺术作品的形式与情感、精神的关系:“只有凭借感情,艺术家和观众才能共同向前。因循固守于某一种形式,则必然步入死胡同;唯有任凭感情驰骋,才能获得无限自由。因为前者将自己局限于物质的存在,后者则追随精神;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形式。”

康定斯基将艺术形态比作一个金字塔,越是往上艺术家和作品就越少,就越接近金字塔的顶端。金字塔的顶端上经常站着一个人。他欢快的目光是他内心忧伤的标记。甚至那些在感情上和他最接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他。在康定斯基看来,金字塔底部反映的是“物质的真实”,而顶端表现的则是“精神的真实”。而物质只不过是蒙在精神表象上的一层迷雾。康定斯基在书中进一步指出:“艺术家必须对思想感情有所传达,掌握外形并非目的,而要代之以符合内涵精神的形象。”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4)

“即使是最伟大的天才,也会或多或少地被学院磨灭几分,而那些天赋较差的,会成百上千地遭到扼杀。一个受过学院教育而天赋一般的人的特点在于:他虽然学得了一些实用的技法,但却失去了聆听内在共鸣的能力。这种人虽然能画几幅 ‘正确的’ 图画,但是这些画都毫无生气。精神如同肉体,能够通过经常的锻炼得到加强。人要是不注意身体,就会日渐消瘦,直至孱弱无力。如果精神得不到精心培育,也会枯竭衰败。艺术家天生的情感才华,不能将其埋入尘俗之中。艺术家要懂得如何陶冶他的精神。”

在艺术泛大众化的今天,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这是阻止不了的,也没有必要将艺术阶级化,圈子化。

但在这场艺术的革命契机中,坚持必要的艺术信念,必要的艺术理念的思考却是不可或缺的。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5)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6)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7)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8)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9)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内容(艺学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念)(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