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午时三刻是如今的几点(古时的午时三刻到底是11)

古代的午时三刻是如今的几点(古时的午时三刻到底是11)(1)

看古装影视剧多了,总会看到里面有上法场的情节。监斩官会抬头看看天,然后在低头看看身边的一个日晷。然后把令箭往案桌前面地上一扔,然后大吼一声:“来呀!午时三刻时辰已到!X了!”刽子手往刀上喷一口老酒,然后高举再一挥臂,咔嚓!古代时刻表是怎样的,古时的午时三刻到底是11:45还是12:45?

古人以十二地支计时,子丑寅卯如此顺延。午时为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中间相差两个小时。古时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日100刻,对应下来每刻为14.4分钟。地球自西向东转,按照现代时区,北京比西安早一个小时。午时三刻,我们在戏文、古典小说和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开刀问斩犯人。古人相信阴阳学说,杀人为阴事,必须以阳气相互配合抵消。

古代的午时三刻是如今的几点(古时的午时三刻到底是11)(2)

选定午时三刻的原因:按古代阴阳说法是阳气最盛的时间是午时三刻(现代说法是正午阳气最盛),古代行斩按时辰斩首,是指对重犯或十恶不赦者,选定午时三刻开刀,死后连鬼都不能做。一般的斩刑可在正午时间斩首,可让其有鬼可做

古代的午时三刻是如今的几点(古时的午时三刻到底是11)(3)

之所以《拍案驚奇》《今古奇觀》等古代小说,描写行刑的每个殺人细节,都是写在午时三刻对罪犯进行问斩,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段,都是古代全国行刑统一的法定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