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排卵日(如何计算排卵日)

怎么确定排卵日(如何计算排卵日)(1)

1.根据生理周期推算排卵日

正常育龄妇女每个月来1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1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28天是一般月经周期的平均日数。实际上,月经周期日数可能短至21天,或长至35天,只要其间隔是规则的即可视为正常。

排卵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只发生于某一天。妇女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即从下一次月经的大概日期向前倒数14天)。离开卵巢的卵子在24小时之内受精能力最强,而男子的精子在女子生殖道内可维持2~3天的受精能力,故在排卵的前后几天里性交容易受孕。

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关系,可以按月经周期推算出排卵期。

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在排卵前的3天内和排卵发生后的1天内发生的性交,最容易怀孕,所以称为最易受孕期。

推算方法:例如,某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

2.根据基础体温推算排卵日

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如说话、进食或起床等)之前所测量到的口腔体温。一日当中,清晨醒来时是测量基础体温的最佳时机。

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正常情况下,妇女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因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0.4~0.6℃,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若没有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若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孕酮,体温持续高温。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因此,正常妇女的基础体温曲线上体温急剧下降的一天就是排卵日。

3.根据宫颈粘液推算排卵日

随着排卵和月经周期的变化,宫颈粘液的量和性质也跟着发生变化。在月经周期中,先后出现不易受孕型、易受孕型和极易受孕型3种宫颈粘液。

(1)不易受孕型宫颈粘液:为月经周期中的早期粘液,在月经干净后出现,持续3天左右。这时的宫颈粘液少而粘稠,外阴部呈干燥状而无湿润感,内裤上不会沾到粘液。这种感觉的天数在每个周期里可发生变化,在长周期里可能天数很多,在短周期里可能很少,甚至没有。此为阴部“干燥期”。

(2)易受孕型宫颈粘液:这种粘液出现在月经周期中的第9~10天以后,随着卵巢中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粘液逐渐增多,稀薄,呈乳白色,这时外阴部有湿润感。干燥感的结束正是粘液的开始。如果月经后没有干燥日,表示粘液已经开始,分泌物发生变化,预示着可孕性。

可以妊娠的期间是,排卵前有粘液的日子到排卵日后的三天内。

(3)极易受孕型宫颈粘液:排卵前几天,雌激素进一步增加,宫颈粘液含水量更多,也更加清亮如蛋清状,粘稠度最小,滑润而富有弹性,用拇指和食指可把粘液拉成很长的丝状(可达10厘米以上),这时外阴部感觉有明显的湿润感。一般认为分泌物清彻透明呈蛋清状,拉丝度最长的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日,在这一天及其前后各3天为排卵期。

卵巢排卵后,黄体形成并产生孕激素,从而抑制子宫颈细胞分泌粘液,所以宫颈粘液又变少而粘稠,成为不易受孕型宫颈粘液,直到下次月经来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