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老师说戴着面具生活(悲惨世界和罗翔老师)

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罗翔

继看完《悲惨世界》(汤姆·霍伯版)后,又将《十三邀》里许知远对罗翔老师的采访通篇看完。只因冥冥中似乎感觉到这两件作品所讨论的主题的相似性,法,勇气,对真善美的追求。

《悲惨世界》中给人以最直接的感受,是男主冉·阿让被米利埃主教给予“自由”之后,对自己曾经罪过的救赎,和对善良和公正的践行。为不让姐姐的孩子饿死,偷了一块面包,判处五年;服刑期间因不堪劳苦逃狱失败,加刑到十九年。假释出狱却又差点因偷了收留自己的大主教家的银器被抓,却因主教的宽容和善良,得以洗心革面。重新隐姓埋名做人,但却深深知道,自己永远也摆脱不了24061的犯罪标签,和沙威警长的追捕。

换了身份小有成就,深受爱戴,却因“正义的”沙威警长举报,有一位无辜的老人将要以冉·阿让的名义被捕受罚,要不要坦白?革命当前,有机会将追捕自己大半生的警长一刀毙命,身世过往从此落入尘埃,真正重获新生,要不要杀?

剧中的冉·阿让选择了正义,选择了释放。因为勇敢,所以选择直面过去,不让无辜之人受屈,因为理解警长只是在坚守自己的正义,所以选择理解和宽容。回到现实,自己又能不能?

贪婪的人性哪会舍得收入囊中的利益与安逸,又怎会轻易放弃唾手可得的复仇良机。

以暴制暴,以法治罪,行侠仗义,报仇雪恨,大快人心。

然而正义的初衷并非带来正义的结果,道德约束的从来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手画脚加以批判和劝诫,而又美名其曰“我是为了你好”时;当别人违背了道德而我在独自坚守,自我感动自命清高时;当受到夸奖与称赞,哪怕名不副实,还沾沾自喜时?何尝不是最大的虚荣和虚伪。为了善而去行善,又何尝不是最大的伪善!

当时的我,又怎会想到如今流下的悔恨泪水。当我痴痴追求完美时,却是在背离完美。多么大的讽刺!而此时被冉·阿让和罗翔老师感动的我,是不是又只是一种自我感动的幻象?明天真的是崭新的一天吗?还是短暂的感动罢又回到昨天的窠臼之中!

罗翔老师说戴着面具生活(悲惨世界和罗翔老师)(1)

图片来自《十三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