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国学启蒙经典(重读幼学琼林62旧时王谢堂前燕)

01

乌衣诸郎君,江东称王谢之子弟:上篇刚重点介绍了谢道韫,她就是著名的谢家子弟。王家、谢家是东晋以来最为著名的两大门阀,由王导、谢安开始了近200年的辉煌家族史。在这不得不提到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时,王导、谢安都居住在秦淮河边的乌衣巷,两大豪门的子弟也在这里繁衍生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知道了"魏晋风骨",什么是"贵族":超尘绝俗,不拘礼法,委任自然。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认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思想的自由放飞,使得想象力、创造力、哲学思辨等都肆意绽放。从"书法"中的草书发展和成熟就可管窥一二,"人的觉醒使其将个性置于重于一切的地位,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重于世俗官场,只按照我心写我手,我手写我字,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和人格风貌。"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经典(重读幼学琼林62旧时王谢堂前燕)(1)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经典(重读幼学琼林62旧时王谢堂前燕)(2)

02

吾家千里驹,苻坚羡苻朗为侄儿:苻坚我们比较熟悉了,前秦皇帝,"淝水之战"被谢安大败。苻坚自视极高,能入他法眼可不容易,他却极力夸赞自己的侄儿苻朗,我们可以想象到历史上又一个"开挂"人物登场了。苻朗,顶级官二代,还帅气、博览群书、"喜欢经籍,谈论虚玄,登山涉水"。当然,上天给他的礼物太多了,能否很好的利用,创下不世之功、拯救天下黎民呢?没有,反而惯出了很多毛病,嘴毒(到处得罪人,看不惯就怼过去)、讲究到极致(谢安常设宴邀请苻朗,朝中之士都来参加。苻朗事事都要夸耀,吐唾沫时让僮仆跪着张嘴接住,含着他的唾沫到外面去)(苻朗善识味,食盐能吃出生盐与熟盐之别,食鹅能知其毛色,世称"苻朗皂白")、傲娇到极致(看谁都不如他),这种性格,结果可想而知,被他骂过的王国宝给干掉了。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经典(重读幼学琼林62旧时王谢堂前燕)(3)

03

竹林叔侄之称:"竹林七贤",魏晋风骨的代表人物。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其中阮籍、阮咸是叔侄俩,人称"大小阮"。"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残酷,导致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生命,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这是百度百科对七贤的评断,但我觉得这句话太主观了。竹林七贤在当时就已经名传天下,你们认为用每天扯淡、喝酒、装疯卖傻就能名动天下?老庄哲学也不是简单的避世、消极。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二为一为风骨。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这描述的是文章的风骨,用到人自身上更是如此,"风"是精神旺盛,具有一种感染人的力量,那包含的因素基本应包括:道德、姿容、仪态、口才、学识等,这七人应该都是综合分达到优秀级别的;"骨",傲骨、铁骨,不谄媚、不逢迎、我行我素等。风骨就是追求自由、性格独立。《世说新语》中关于竹林七贤的故事很多,感兴趣的条友去看一看,获益良多。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经典(重读幼学琼林62旧时王谢堂前燕)(4)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经典(重读幼学琼林62旧时王谢堂前燕)(5)

04

兰玉子侄之誉:芝兰玉树,常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谢安曾问他的侄子们:"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每次高考过后,总能听到某某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了,当时感觉酸酸的,唉,芝兰玉树总是长在他人庭园啊。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经典(重读幼学琼林62旧时王谢堂前燕)(6)

好了,今天其实这几个典故只涉及一个词,"风骨",甚至苻朗也涵盖其中。那么对这个词是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