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引起脑炎电解质紊乱(因扁桃体发炎入院)

病例回顾

扁桃体发炎引起脑炎电解质紊乱(因扁桃体发炎入院)(1)

患者,男性,20岁,因“咽痛伴发热4天”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收入院。 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差,咽红肿,双侧扁桃体II°肿大,表面可见大片脓性分泌物覆盖,T37.8℃,P98次/分,R21次/分,BP120/76mmHg,治疗上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 依替米星注射液静滴抗感染,予地塞米松针雾化减轻局部水肿,西吡氯铵漱口水漱口,及补液支持治疗。 治疗三天后患者体温正常。

第四天护士早晨整理房间时发现患者躺在床上不理人,以为患者还没睡醒,故没有打扰,后准备输液的时候,患者依然不做声,不愿意输液。于是护士汇报医生,医生到病房查看患者,患者蒙头睡觉,不吭声。

不多久患者的母亲来到病房,患者突然情绪激动,哭闹不休,于是患者的母亲到医生办公室来埋怨质问:为什么儿子好好的过来看病,会变成这样的,是用的什么药把孩子搞成这样了?于是医生再次到病房查房,患者躁动不安,拔下了输液针,请精神科医生会诊考虑轻度谵妄,药物作用,建议停用激素及抗生素,改用其他抗生素。予安定类药物肌注,并行血常规、脑电图等相关检查,不排除脑炎。

扁桃体发炎引起脑炎电解质紊乱(因扁桃体发炎入院)(2)

次日患者频繁发作抽搐,不能触碰,不能刺激,躁动不安,在咪唑安定、洛杨、地西泮注射液镇静下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检查回报脑脊液检查(CSF)[脑脊液]: 无色透明, 蛋白质定性 , 红细胞计数 0.00[10^6/L], WBC计数 150[10^6/L], 单个核细胞% 68.00[%], 多个核细胞% 32.00[%],脑脊液生化[脑脊液]: 脑脊液蛋白 1.90[g/L], 脑脊液糖 3.5[mmol/L], 脑脊液氯化物 124[mmol/L] 。颅脑MRI增强:胼胝体压部及双侧颞顶部脑膜异常信号,结合病史,考虑脑膜炎改变。

予头孢曲松钠针 4.0 qd 万古霉素注射液 1.0 q8h 联合抗感染,甘露醇注射液 125ml q12h快速静滴,地塞米松针 5mg 静注降颅压,控制脑水肿等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基础护理。三周后患者康复出院,随访2次,已正常工作。

病例回顾

扁桃体发炎引起脑炎电解质紊乱(因扁桃体发炎入院)(3)

1、此例患者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合并急性脑膜炎 ,在疾病过程中无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克氏征、布氏征阴性,无颈项强直,表现为精神异常,抽搐等。家属在病情变化的过程中曾一度不理解,大吵大闹,说是医生用了不该用的药导致患者出现此症状。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大部分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抗生素治疗好转,但如果严重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不及时控制或者病情进展比较快,药物难以控制的话,就容易发展成为化脓性脑炎或者病毒性脑炎,所以临床上要加强病情的观察。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异常、颈项强直等症状时应考虑到并发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可能,应早期行腰穿检查确诊。

3、加强与病患间的沟通,在病情变化的过程中,家属不理解的时候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并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4、对于病情变化,情绪异常,反常的病人要加强观察,要引起重视并做好交接班。

5、病情观察是临床工作的基本能力,及时发现病情病化可以为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6、医护人员要加强专科疾病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7、疾病的过程中病情的变化可能出乎意料。临床上对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护理避免局限性,医护人员要有发散性思维,每个病人的疾病的症状表现不尽相同,需要的是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的观察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