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作风雅(何谓风雅)

风雅是春听鸟声,夏听蝉,秋听虫声,冬听雪,是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的心境。风雅是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是不以奢为尚,只因趣移情的自在。风雅是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是带雨种竹,无事锄花的生活。风雅是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却足以摄梦召魂。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1)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2)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3)

图一| @子夜鸟PHOTO

图二| @小白funny、图三| LILY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4)

风雅这个美好而丰富的词汇源自《诗经》,在古人的解释中,风雅多指向个人的修养与情操,它必然是在案牍劳形之外,又有一点可以探究的雅人深致。这份情志,和贫富贵贱的干系不大,更在于心灵的归属,心有所住,便能从庸碌甚至混乱的生活中脱身。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5)

这让人想到了“永和九年”,想到了王羲之,想到那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佳人游目骋怀,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但饮酒赋诗,也足以畅叙幽情。

其实,历史上的永和九年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乱世——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年开春,北方的前燕与前秦就打了一仗,一场战争下来就有上万人被斩首,闹得很多地方都不安生。但这并没有影响王羲之和友人曲水流觞,兰亭雅集的心境。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一切都是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如此,反而能在明媚的春光里尽情尽性,留下千年风雅。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6)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7)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风雅是房间里摆设的大书架,墙上挂的一幅水墨画,桌上放的一床精致古琴,兴起时,泡一壶新鲜的茶叶,再燃一炷海南沉香。但如果书与琴都成了摆设,茶与香都成了门面,那就是附庸风雅了。其实,真正的风雅并非来自外在巧饰,它是绝假纯真的心灵底色,是一种生命的返璞归真。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8)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9)

摄影 | @小白funny

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也在刻意追求一种风雅的生活,希望自己和众人不同,不世俗,不琐屑。其实不过是想让自己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生活的惬意和满足。后来才懂得,真正的风雅不但不是远离生活的琐屑,反而是扎到生活中去的。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10)

作家王安忆说,作家是寂寞的,因此不适宜在孤寂的环境里写作,作家要生活在闹事里,贴近生活。可以见得,风雅是我们与世间万物相处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回归,也是我们本心的归真。所以,它无关外物,无关世俗,只关乎自己的内心。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11)

摄影| 阿ho圆滚滚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12)

风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一种不将就的生活态度,一种慢下来感知美好事物的细腻情怀。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13)

“只恐深夜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那一晚东风袅袅吹来,吹散了云彩,月亮便露了出来,挥洒出淡淡的清辉。花儿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月光也洒向了院中的回廊。害怕夜太深,花儿就此睡去,于是,可爱的东坡燃着高高的红蜡烛,也不能放弃欣赏海棠花盛开的样子。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14)

摄影| 烟波里的大棠棠

想来,这份精致而美好的情感在今人的身上很难再觅。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技发达、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我们过得是要比古人好多了,但丢失的东西也很多。比如对细微之物的洞察力,对自然之美和日常之美的感知力。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15)

如今,我们当然不可能按照前人的方式生活,因为时代环境有极大不同,但我们依旧可以在当下的生活中,去感知、去体会风雅之精神,重新给生活注入富有质感的细节。

比如插花、饮馔、造景、读书、写字、静坐,这些都是日常中可居可游的精神世界。即使时代摧枯拉朽、瞬息万变,我们仍能在其中保持和风细雨的心境,依旧能活出一番诗意与风雅。

故作风雅(何谓风雅)(16)

摄影| 南笙

编辑丨有喜

-参考资料-

《古人的雅致生活·长物志》

《风雅是更有质感的生活》

- 特别鸣谢摄影-

首图LILY、小白funny、子也鸟PHOTO

阿ho圆滚滚、烟波里的大棠棠、南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