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

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1)

——探访呼伦贝尔市科技馆

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2)

回拨历史的指针,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科学的春天”扑面而来。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召开,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揆诸历史,可以发现,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科学技术在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3)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春天,4月6日,记者走进了呼伦贝尔市科技馆,目光聚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重大科技成就发展历程的宣传展板上。仿佛穿越了70年的时空隧道,我国科技发展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回顾科技发展史

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呼伦贝尔市科技馆成立于1979年,是全国成立较早的地市级科技馆。它坐落于海拉尔区满洲里中路,建筑面积12000m²,展览面积8000m²,是一所集参与、体验、互动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公益性、免费型科普体验场馆,也是呼伦贝尔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部负责人细致入微的讲解和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一楼展厅,展板上显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跻身世界航天大国的发展历程。从1970年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到载人航天技术快速发展,再到“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表面,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4)

人类能否探索浩瀚宇宙?高铁为什么成为中国名片?一个个问题吸引 着大人和孩子们从展览中探寻答案,激发了科学兴趣。来到三楼展厅,从古至今的交通工具模型记录着交通工具的变迁。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物联网和大数据让智能生活触手可及。激动人心的“复兴号”模拟驾驶体验,让参观者真切地感受到轨道交通成为未来城市的交通主角。生动的展品、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帮助参观者以历史纵深的视角感受科技和创新的时代感召力,感受到“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了青少年们接力科学精神火炬,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5)

据了解,2019年,市委党校在市科技馆建立了“科普实训基地”,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我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通过重温党史及科技发展史,参观展厅、体验特色展品、观看4D红色电影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科学素质、科学决策、管理、执政水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勇做草原科普轻骑兵打造边疆少数民族科普阵地

在“科技三会”上曾提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市科技馆在建设及开展展教活动过程中,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将科学普及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并针对本地区产业特色和边疆少数民族的科普需求,相继开展了相关的科普活动。邀请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到市科技馆参观。在市科协的带领下参加“弘扬蒙古马精神勇做草原科普轻骑兵”系列活动,传播科学思想,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各民族、区域间交流互鉴,增进情感,促进融合发展。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意识不断引向深入,为奋力开创美丽、富饶、和谐、安宁的呼伦贝尔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市科技馆四楼,“弘扬蒙古马精神,勇做草原科普轻骑兵”的文化标志映入眼帘。一面面照片墙划分为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三个时间节点,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形象地展现了草原科普轻骑兵的发展历程。从收听广播、播放科普宣传片、宣讲政策等较为单一的科普形式,发展到如今的城郊、牧区、林区、农区4支草原科普轻骑兵小分队以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科普 文化”“科普 医疗”“科普 旅游”等综合科普模式。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一组组真实鲜活的彩色画面,定格了科普知识进万家的美好瞬间,记录了我市科普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科普服务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历史进程。

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6)

“草原科普轻骑兵行动特别受我们牧民的欢迎。不仅解答了牧民们在 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科普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教牧民注册使用‘科普中国’‘科普草原’APP,为他们讲解‘科普中国’里的内容。整个活动下来大家有说有笑,就像一家人一样亲。”新右旗“草原科普之家”的工作人员高娃说道。

2020年12月,市科技馆荣膺“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呼伦贝尔市草原科普轻骑兵队伍荣膺“科普中国2020年度十大基层科普人物”。市科技馆馆长董希彬告诉记者,“今后,市科技馆将继续发挥少数民族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边疆区域特色、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展教内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有效推动科技馆创新升级,为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7)

乌鲁木齐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打卡红色教育基地)(8)


见习记者:董博 文/图

编辑:王玥淋 马海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