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最后一场(发生过五场大战)

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最后一场(发生过五场大战)(1)

三国时期,发生过五场大战,其中规模最大的却是并不出名的寿春之战。

第一场大战: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为了争夺中原,在官渡决战。当然袁绍的总兵力自然没有三国演义里面说的那样,有70多万。按照史书记载,袁绍实际上只有是11万左右。曹操的兵力也没有7万,最多也就是2万多。双方兵力加起来,不会超过20万。过程倒是和三国演义里差不多,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成了中原的最强者。

第二场大战: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夺取荆州之后,继续南下,意图统一江南。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和曹操对决。三国演义里面说曹操有83万大军,实际上曹操只有20多万人马。刘备约有2万部属,周瑜则有3万多军队,合计5万人。结果是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破灭。

第三场大战:汉中之战。

公元217年到219年,为了争夺汉中,曹操和刘备各自精锐尽出,在汉中鏖战。曹操带了20万大军,刘备则只有7万人马。双方合计,约27万人马。结果刘备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夺得汉中。此战之后,刘备巩固了自己的地盘,也为北伐夺取了一个前进基地。可惜关羽很快大意失荆州,刘备的大好局面被毁于一旦。

第四场大战: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称帝之后的刘备不甘心荆州丢失,也想为关羽报仇,率军伐吴。三国演义里面说刘备带了75万大军,自然是不可能的。蜀汉灭亡时,总人口也就95万。实际上,刘备只带了7万多军队。孙权派出的军队也不少,约有5万人。结果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大败而回。

第五场大战:寿春之战。

公元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举兵讨伐司马昭。诸葛诞麾下有15万淮南军,司马昭率领26万大军平叛。诸葛诞迎战失利,向东吴求援。于是东吴派出10万兵马,去支援诸葛诞。三方合计人马达到50多万,是三国时规模最大的一场大战。结果司马昭获胜,彻底掌控了魏国军政大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