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昭君怨原文及译文 子夜诗集昭君怨

子夜诗集·昭君怨

皎然昭君怨原文及译文 子夜诗集昭君怨(1)

皎然昭君怨原文及译文 子夜诗集昭君怨(2)

海外奇闻说大荒,琵琶岂足上弹章。漠南胡骑行围久,江左高门服散忙。

四郡河山入眼中,琵琶空诉汉家风。边庭兴废呼声起,谁记晋阳城下盟。

鸣镝变生骨肉残,萧墙内外剑光寒。重翻国史闻弦乐,莫作寻常图画看。

画图斑驳血淋漓,颜色如初时世移。雁塞龙堆春漠漠,荒城古道草萋萋。

皎然昭君怨原文及译文 子夜诗集昭君怨(3)

ps,18.10.21,深夜22:35,感时事口占“江左高门服散忙”一韵。18.10.22晚归,再得一韵并推送。18.10.23,晨途先后得两韵,并昨作为四韵《昭君怨》。

【子夜诗集】1351【子夜诗集】

海外奇闻说大荒,琵琶岂足上弹章。

漠南胡骑行围久,江左高门服散忙。

题旨

感枫叶国大麻合法,何似1840年往事。

注解

大荒,《山海经》有大荒经。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晋·左思《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宋·范成大《送洪内翰使虏》之二:峨冠方侍玉舆香,双节飘然照大荒。

元·黄溍《韶父先生有诗复次韵以和》:漫写馀哀寄冥漠,大荒谁见下麒麟。

明·刘基《送叶景龙之通州同知任分韵得勋字》:扬旗指大荒,旄头落胡氛。

明·宗臣《塞上歌十首送王侍郎赴蓟镇 其八》:悲风摇落大荒迷,白草黄云散鼓鼙。

清·周京《代州》:冷碛雨收秋草绿,大荒日落寒云黄。

陈去病《自阳高县抵大同》:云軿飞处射晴光,三晋云山接大荒。

行围,猎场,打猎。

唐·李白《观猎》: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垂行围,因饮於华林园,秦人密出兵掩之,矢下如雨,垂几不得出。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只以数百人分翼入山林,围而不合,谓之行围。

《清史稿·礼志九》:盖围制有二,驰入山林,围而不合曰行围,国语曰阿达密。

服散,

晋·王羲之《与人书》:以大近不復服散,当将陡釐也。此药为益,如君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荻渚。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二:谈玄麈尾抛云底,服散龙胎在酒中。

明·薛蕙《小圃杂莳药草偶成四律 其四》:老来服散护残年,检尽桐君第几篇。

清·永瑆《自怡 其二》:服散行移晷,焚香坐阅时。

【格律】

七言絕句 押陽韻

海外奇闻说大荒,琵琶岂足上弹章。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漠南胡骑行围久,江左高门服散忙。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皎然昭君怨原文及译文 子夜诗集昭君怨(4)

【子夜诗集】1352【子夜诗集】

四郡河山入眼中,琵琶空诉汉家风。

边庭兴废呼声起,谁记晋阳城下盟。

题旨

感学界喧嚣,立场言论,竟为汉奸洗地。

注解

四郡,汉武帝于河西走廊设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

宋·韩元吉《道中遇停郊祀诏书》:士苦三年戍,人怀四郡悲。

明·王汝玉《送文渊阁待诏端孝文使朝鲜》:汉武开边分四郡,圣朝遣使抚三韩。

清·苏履吉《敦煌八景咏 其六 古城晚眺》:最羡三秋呈霁色,依然四郡镇岩疆。

清·姚鼐《秦帝卷衣曲》:图籍河西收四郡,旌旗邺下宴三台。

晋阳,

唐·李商隐《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宋·王十朋《汉高祖》:石氏君臣尽播迁,晋阳兵起据中原。

元·朱德润《读隋书(炀帝平陈)》: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

明·谢榛《边警》:太白秋高烽火惊,羽书飞下晋阳城。

清·牛焘《麦管吟》晋阳城头夜鸣笳,胡尘倒卷走云罕。

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其十六》:晋阳蜿蜿起飞龙,北面倾心事犬戎。

【格律】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四郡河山入眼中,琵琶空诉汉家风。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边庭兴废呼声起,谁记晋阳城下盟。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皎然昭君怨原文及译文 子夜诗集昭君怨(5)

【子夜诗集】1353【子夜诗集】

鸣镝变生骨肉残,萧墙内外剑光寒。

重翻国史闻弦乐,莫作寻常图画看。

题旨

谓刀光剑影同室操戈,隐藏于史书轻描淡写之后。

布谷评点:“历史书里面那些谈笑风生,多少都是其他三联的故事堆积出来的”

注解

鸣镝,

《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鸣鏑,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晋·左思《咏史诗八首其一》: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晋书·后妃传论》:中原陷於鸣鏑,其兆彰於此焉。

《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论》:虽鸣鏑之酷,未极於斯。

唐·杜甫《八哀诗 其一 赠司空王公思礼》:马鞍悬将首,甲外控鸣镝。

唐·李昂《从军行》: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宋·王安石《英德殿上梁文》:儿郎伟,抛梁北,边头自此无鸣鏑。

宋·周必大《送洪景卢舍人北使(壬午四月)》: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

宋·刘克庄《登单于台》:鸣镝经营远,乘舆警跸来。

元·祝蕃《月氐王头饮器歌和贯学士韵》:忍将鸣镝射头曼,吁嗟降王亦何有。

明·郭之奇《胡无人四首 其一 念汉武雄才及卫霍远略》:自从鸣镝誇风雨,岂念天兵似日霜。

明·吾丘瑞《运甓记·帅阃宾贤》:羽书鸣鏑警常闻,扬鞭静折愁无策。

明·洪性《边城出猎图》:旌旗列绕阴山侧,身骑骏马交鸣镝。

明·梁有誉《庚戌八月虏变 其一》:白草萧萧大野间,单于猎火照秋山。坐令鸣镝侵周甸,不见封泥守汉关。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鏑。

【格律】

七言絕句 押寒韻

鸣镝变生骨肉残,萧墙内外剑光寒。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重翻国史闻弦乐,莫作寻常图画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皎然昭君怨原文及译文 子夜诗集昭君怨(6)

【子夜诗集】1354【子夜诗集】

画图斑驳血淋漓,颜色如初时世移。

雁塞龙堆春漠漠,荒城古道草萋萋。

题旨

谓画中形容未改,而春去秋来,人间已变。

注解

雁塞,龙堆,

唐·岑参《北庭作》: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明·王恭《昭君怨》:雁塞春难度,龙堆草易秋。

清·朱彝尊《云中至日》: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清·罗绕典《曹太保行》:雁塞龙堆边月寒,广牧英名迹如扫。

萋萋,

唐·陈羽《冬晚送友人使西蕃》:逢春乡思苦,万里草萋萋。

唐·贯休《塞上曲二首 其二》:塞草萋萋兵士苦,胡虏如今勿胡虏。

宋·曹勋《春光好》: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无已时,萋萋草绿胡马肥。

宋·黄载《题岘山》:斜阳淡淡飞鸿没,芳草萋萋戎马閒。

元·方一夔《咏史 李陵》:马蹄去不返,边草空萋萋。

明·谢肃《题王昭君图》:即此堪为中国叹,不唯青冢草萋萋。

明·李以龙《吊厓二首 其二》:渺渺翠华游岛屿,萋萋青冢落蘼芜。

清·戴梓《忆梅 其五》:可奈朔庭春不度,空传青冢草萋萋。

【格律】

七言絕句 押支韻

画图斑驳血淋漓,颜色如初时世移。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雁塞龙堆春漠漠,荒城古道草萋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皎然昭君怨原文及译文 子夜诗集昭君怨(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