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

我是一只口罩,

是医疗物资里普通的一员。

新冠疫情暴发后,

凭借阻挡飞沫传播等本领,

平凡的我成了“抗疫功臣”,

人们夸赞我:

“小口罩,大担当。”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

不过,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际,

因为习惯、文化等种种原因,

不是所有人都义无反顾选择我。

就拿美国来说,

疫情暴发初期,

“抗疫队长”福奇曾表示:

公众没有必要佩戴口罩;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2)

以总统特朗普为代表的政府官员

拒绝认可我的作用;

不少民众怀疑我、拒绝我,

佩戴我的人甚至招来白眼和攻击。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3)

然而,

在病例飙升的现实面前,

美国社会也正转变对我的态度。

福奇也强调:

佩戴我有利于防止病毒传播,

之前的表态

其实是因为担心医务人员不够用。

特朗普本月首次公开戴上了我,

还说戴我是爱国的表现。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4)

随着全球对新冠疫情的认识加深,

我的抗疫本领愈加获得认可。

据外媒统计,

3月中旬,

仅有67个国家和地区

为佩戴我制定了相关规定。

如今,

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样做。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5)

作为抗疫能手,

我一度是短缺物资。

全球抗疫行动中,

有过许多无私捐赠,

还有不少人通过DIY的方式,

解决我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些故事中,

比利时的佩特拉·库菲兹

和她的缝制队

让我尤其感动。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6)

50多岁的女警员库菲兹

在儿子意外身亡后,

化悲痛为力量,

利用下班时间,

带领几十名志愿者缝制加工,

提供给当地的医院和养老院,

和她所在的警察部门。

这份爱心让我有了个暖人的名字:

“妈妈牌口罩”。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7)

在巴西圣保罗,

因疫情来袭,

“金色玫瑰”桑巴舞校

停止了狂欢节的准备工作,

转而利用表演剩余布料缝制口罩,

发放给社区居民。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8)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

来自中国的医生张彩云

在疫情中坚守诊所,

一边出诊看病,

一边踩缝纫机做活,

她自制了至少500个口罩

免费发放给需要的人。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9)

如今的我

已然成为了人们防护的“标配”。

我不但是日常生活必需品,

一些特殊场合也离不开我。

比如,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阅兵式的彩排;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0)

又比如,

法国国庆日阅兵式的观礼现场,

总统马克龙和总理卡斯泰也不例外;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1)

以及,

罗马尼亚的空军节庆祝活动。

……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2)

美国迈阿密一家眼镜品牌开始出售口罩,

承诺将收入的20%用于慈善,

以吸引顾客。

还有一些口罩商瞄准了大型企业,

为他们定制生产logo版。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3)

世界各地涌现出

各种炫酷的改造。

最具“智能化”特色的,

当属日本多纳特机器人公司

开发的“C-口罩”。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4)

这款智能口罩由蓝牙驱动,

可以借助扬声器

将说话声音放大,

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

将说话内容转换成文字,

再翻译成八种不同语言,

包括英语、汉语、西班牙语等。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5)

由印度男子尚卡尔·古尔哈德

定制的黄金口罩最昂贵。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6)

他为此耗资4000美元,

工匠们花了8天制作,

最后成品重达60克,

表面有细小孔供通气,

但不知效果如何?

其实,

要把我戴出时尚感,

并不需要重金打造,

看这个加拿大女店员的豹纹口罩

是不是很拉风?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7)

巴勒斯坦艺术家艾哈迈德·亚辛

用仙人掌制作了一个我,

希望以此提醒人们:

疫情蔓延中,

佩戴我真的很重要!

一个废弃口罩的自述(一只口罩的自述)(18)

这场疫情,

让我走到C位,

不过,

我还是希望,

人类战胜疫情的那一天

早日到来。

综合:新华国际头条

来源: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