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况愈下的成语(成语每况愈下辨析)

“每况愈下”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意指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而“每下愈况”,可能很陌生,甚至会认为是一种错误的写法:根本就没有这个成语啊那么,究竟有没有“每下愈况”这个成语?假如有,它与“每况愈下”怎么区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每况愈下的成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每况愈下的成语(成语每况愈下辨析)

每况愈下的成语

“每况愈下”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意指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而“每下愈况”,可能很陌生,甚至会认为是一种错误的写法:根本就没有这个成语啊。那么,究竟有没有“每下愈况”这个成语?假如有,它与“每况愈下”怎么区别?

“每下愈况”语出《庄子·知北游》,说是有一位名叫东郭子的人向庄子请教在什么地方能见到道?庄子说,道无处不在。东郭子就说,那你就举举例子吧。庄子举得最后一个例子原句是“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正获”管理市场的官吏,“正”是官号。“获”是名字。监市,就是屠夫。狶,古同“豨”,即猪。原指监管市场的人向屠夫询问如何判断猪的肥瘦,屠夫告诉他,用脚踏猪以估量其肥瘦,越踏在猪的下部(小腿上),就越能看出它的肥瘦。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想,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这就是“每下愈况”的具体含义。

那 “每下愈况”和“每况愈下”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换言之,“每下愈况”又是如何演变为“每况愈下”的呢?这种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在南宋时已显端倪。南宋人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缪耳!”这是“每况愈下”第一次出现。文中“后山”指《后山诗话》。

陈师道是北宋诗人,号后山居士,著有《后山诗话》。他在《后山诗话》里说“退之以文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雷中庆,北宋神宗时著名男性舞人,舞艺极天下之工。时人称之为雷大使。陈师道认为舞者应为妙龄女子,以男子而舞,虽舞艺及工,亦非本色,批评苏轼“以诗为词”,混淆了诗词的界限。胡仔不满陈师道的说法,批评陈师道竟然把苏轼的词比作教坊司雷大使跳舞,这种比拟愈发糟糕。

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续笔·卷八·蓍龟卜筮》“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这是“每况愈下”第二次出现。严君平和司马季主均为古代术数名家,是说家家人人都都自以为像严君平和司马季主那样卦术高明,情况越来越糟糕了。实际上这些人不过是在街头摆摊的江湖术士,假托古人名号,号称神算,招徕愚民,骗取钱财,蛊惑人心而已。

上述两处材料中“每况愈下”的意思都是:比拟愈差愈糟愈坏。句中“况”都是“比方,比拟”的意思。而后来,“每况愈下”意思进一步演变为:情况越来越坏。如:

1.《腾讯科技》新闻标题:调查发现:人们的手写能力每况愈下

2.《解放日报·经济》新闻标题:传统儿童摄影每况愈下

3.《中国青年报》新闻标题:青年猝死案例增加 六成上班族因频繁加班身体每况愈下

时下,在表达情况变得越来越坏时,人们经常使用的是“每况愈下”这个成语,句中的“况”是“情况,境况”的意思。“每下愈况”属于误用,“况”是“由比照而显明”的意思。至于“每下愈况”的本义,既不为常人所知,也就弃之不用了。


参考资料:

《庄子全译》(张耿光译注)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