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坟四言八句吉祥话顺口溜(丧事34)

包坟四言八句吉祥话顺口溜(丧事34)(1)

告即祷告。祷的本义是"告事以求福也",祈祷以降福的意思。告的本义是告慰、告喻,告语以沟通的意思。所以,祷告就是通过特定言语语汇沟通交流,以祈求神灵祖宗降福佑护。接地气通俗地讲,告庙就是与祖宗神灵说话。

祷告是祭祀礼仪和丧事礼仪的基本程序和法定要求,所有规模性的丧祭仪礼活动,都必须祷告。礼仪的核心是仪式,即通过特定仪式实现礼仪要求。规范的丧祭仪式至少有四个环节:一是置供,二是请祝,三是祷告,四是行礼。置供就是置供品牲飨等。请祝就是安排主持人,即司礼人员,古法的祝即巫祝。祷告就是特定仪式的说辞。行礼就是鞠躬磕头等。

按丧礼的规范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的设定,丧事有一道规定程序,叫"动柩朝祖",即在出殡之前,需要将棺柩拉到祖庙告拜祖宗。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三千多年,官方给定的规范的丧礼,都是有"动柩朝祖"的。"告庙"是明清之后由民间形成的丧事习俗,是对"动柩朝祖"的简化操作。就是说,一般居民人家,没有家庙,只好在家庭特定地方,直接立祖宗牌位以告拜祖宗。

"告庙"起于何时,很难稽考。大体上讲,"告庙"大约清朝中后期才有,而且是从民间兴起的。明清小说中,《金瓶梅》为明代中后期作品,写李瓶儿丧事用四个回目,没有告祖宗家庙。《红楼梦》为清代早期作品,有三回内容写秦可卿丧事,后面还有是老太君丧事,都没有"告庙"情节。

包坟四言八句吉祥话顺口溜(丧事34)(2)

关于告庙,有几个问题必须明确。

1、告庙对象

告庙的核心对象是祖宗,即家庙里供奉的列祖列宗。绝不是西方佛祖菩萨,南天玉帝神灵,也不是城隍老爷、土地公公、关公大圣、妈祖娘娘等。所以,丧事活动中,有家庙祠堂的,到家庙祠堂告庙;没有家庙祠堂的,立祖宗牌位告庙。土地庙、城隍庙、关帝庙、和尚庙等等,都不是告庙对象。

一般农村家庭,家里供奉祖宗牌位的,请祖宗牌位告庙;家里没有祖宗牌位的,可以现时制作祖宗牌位告庙。祖宗牌位的一般写法是"×氏门中先远历代昭穆宗支之位"。

一般习俗,告庙不动棺柩,但必须动灵位(和遗像)。

2、告庙地点

丧事活动中,主家有家庙或祠堂的,应当到家庙或祠堂按要求上庙;没有家庙或祠堂的,应当择地告庙。

一般来说,在家庭住所或灵堂后面(北面),选择岔路口较为开阔的地方告庙。告庙活动的基本法则应当清楚,凶礼等阴事活动,也就是祭灵或者祭鬼,为什么选择在家庭屋房的北面,是因为家南为阳,家北为阴,只能以阳镇阴,不能以阴冲阳;为什么选择路口进行,按一般说法,正常的鬼走路,不走路的鬼不是好鬼,不走路的鬼是魂没归位的野鬼;为什么要在岔路口也有说法,一般认为,鬼不撞人,人会撞鬼,在岔路口比较容易破让。选择开阔地是因为上庙人多,需要大一些的地方。

3、告庙设置

告庙前要先置庙,即搭建必要的棚屋,进行必要的遮挡,然后将祖宗牌位和逝者的灵位、牲飨和供奉等移至该地,形成家庙。现时城乡丧事活动,有的简化程序和操作,抬上供桌,捧上牌位,拿一条席子将供桌圈上,即算家庙,然后告庙,行礼。条件环境虽差一些,也可以,意思到了就行。

丧事活动中,告庙是较大规模的丧事礼仪的开始。一般情况下,丧事主家要在入殓以后或开吊以后告庙,即丧服人员基本到位以后告庙。

4、告庙告语

告庙的祷告语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逝者位份;二是逝者生平和事业功业;三是祈福语词。

告庙主持人应当行祝,即作为"祝"(司礼人员)应当先行行礼,鞠躬祭拜或叩拜祖宗牌位和逝者灵位。

关于逝者位份。告语中必须明确逝者位份,即逝者在列祖列宗中的序位。一般来说,较为规范的位份是"×氏×宗第×代孙×××(逝者名讳)"。逝者为女性的,用其丈夫位分,后加"之妻×××(逝者名讳)"或"之正室×××(逝者名讳)"等语词字样,即"×氏×宗第×代孙×××(逝者名讳)之正室×××(逝者名讳)"。丈夫在世的,应当省略丈夫名讳,直接用妇人丈夫的序齿位分,即"×氏×宗第×代之长媳×××(逝者名讳)"。

关于生平事业功业。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卒时间;二是家庭社会贡献;三是德行操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以参照"讣告"或悼词等。从来源上讲,现在丧事活动的告别词和悼词,就是从古法丧事告庙的告语告辞传承演义而来。

关于祈福语。都是些溢美好话,如"现告慰×氏列祖列宗,希祖宗神灵佑护本家兴旺昌盛,子孙繁盛安康"等。告庙结语应当有"呜呼!""呜呼尚飨!"等语词。

包坟四言八句吉祥话顺口溜(丧事34)(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