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吕丽萍现在干什么(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

《编辑部的故事》中的戈玲、《围城》中的孙柔嘉、《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褚琴……三十多年来,各种角色,她都信手拈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台湾金马奖影后吕丽萍。

演员吕丽萍现在干什么(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1)

3月8日,由吕丽萍主演的励志文艺片《红辣椒》,于全国百家城市的金逸影城联袂上映。在《红辣椒》终极海报中,阔别银幕多年的吕丽萍,浅笑盈盈地端坐在一间农舍门前,手里擦拭着一只刚摘下来的红尖椒,身上的土家族布衣跃然而出,透露出该片浓郁的地域风格和淳朴真切的质感。

演员吕丽萍现在干什么(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2)

真是久违了!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还有点不太适应,“我其实离采访这个事情也挺远的,都不太适应。我好像已经不是这个行业的人了,很奇怪,已经太远离了。”

说是这样说,但一聊起来,吕丽萍没有一点明星架子和包袱,就像她呈现的角色一样,特别质朴和接地气。

谈起自己的专业,她有特别多的话讲:“对每一部戏,我都会二度创作。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不被丢掉也不被污染,把它宝贵的部分保护起来。”

她感慨:“现在居然有什么抖音卖东西的也来找我。”现代人挺难的,各种世俗的功名利禄诱惑太多。虽然诱惑很多,吕丽萍还是一如既往地很低调,平常的生活就是看书、健身,“我觉得挺好的,特别安静”。但其实,她还有雄心,“好像还没怎么拍戏,怎么人都老了?”

已经62岁的她并不忌讳提年龄。吕丽萍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没有达到巅峰,还等着更好的戏“登顶”,“我还是会坚守我自己的。反正努力吧,不负大家的希望。中国有大把的题材都是宝贵的,像金矿一样,但是现在还没到开采的季节,那就先等待吧!”

谈电影

影片现实意义是:孩子比任何东西都宝贵

演员吕丽萍现在干什么(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3)

南方都市报:红辣椒是一部关注中国留守儿童的影片,您为什么愿意来演留守家庭的守护人这个角色?

吕丽萍:我看了剧本觉得表现留守儿童这样的题材很少。我想为留过儿童做点什么,但又做不了,那就去演一个留守儿童的奶奶吧,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留守儿童。

南都:您在剧本的选择上,是否会越来越关注到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的苦与乐,请问您的选片原则是什么?

吕丽萍:我选片的原则是:这个题材是从生活中来的,而不是编造的。编造的东西我不喜欢,我也不会去演,因为这个戏是李军林导演的少年生活,他小时候也有这种体验,而且描写得比较真实,真实的东西就会打动人。不一定非得是底层生活,只要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就能引发观众共情,像我演过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根据石钟山的小说《父亲进城》改编,这都是石钟山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能够把它还原,这就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当然,古代的古装戏,是需要人去撰写,但是也应该按真实的历史写。

南都:在拍摄《红辣椒》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情?

吕丽萍:我头一次去湖北的野三关,印象最深的是这个电影的景真是好,特别自然和美。水果特别好吃,辣椒也很特别,成片成片的辣椒,很有意思。那个地方还生产猕猴桃,还有李子,李子吃起来像葡萄,特别好吃。李子是那边的一种经济作物,是远近闻名的一种水果。

南都:影片中有很多您干农活的镜头,很多农活的室外戏都是风吹晒的,您有用替身吗?

吕丽萍:我就爱干农活,好不容易在那儿干一次,挺好的。演员就是要融入那个环境,去干一些活,很美好,我喜欢这样。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要替身?镜头都不真实啊。我很喜欢在远远的田地里,我自己有个影在那。如果老是要替身,是因为你的技术不过关。当然,除了武打戏,比如说危险动作这些可能需要替身。如果没有替身,你受伤的话会影响整个摄制组的日程。但像这样的普通镜头就没有必要了,走山路这种他们都挺照顾的,我就当锻炼了。

演员吕丽萍现在干什么(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4)

南都:在电影中,小男孩通过自己卖辣椒赚了第一桶金。您如何看待孩子从小擅长理财或者小小年纪挣第一桶金这种现象?

吕丽萍:其实这是我不太认同的一个价值观,我觉得人不要被金钱困住。人生非常丰富、宝贵的东西太多。除了因为太贫穷了,所以他希望挣钱。人生不光是钱,还有别的,如果光是钱的话,这个世界就比较恐怖了。

南都:《红辣椒》在全国点映期间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您觉得这个影片对今天的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吕丽萍:我觉得孩子其实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人最宝贵。现在好像大家都不觉得人宝贵,都觉得那些物质的东西宝贵。其实我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爱那个农村,土地特别肥沃,够吃够喝。其实父母两个人有感情有孩子,只要这个家庭在,在哪儿都应该很快乐,但是人可能都想有车、有手机等物质的东西吧。如果孩子盼着父母、看不到父母,糊里糊涂地长大,他的人生就是一个破碎的东西,不是一个完整的。所以,有时候为什么当这些父母还要求孩子结婚、生孩子,人家肯定就不觉得有意义,因为他们成长就是在这样一个破碎的环境,不觉得有家庭有多好。

谈角色

希望演一部好的老年女性戏

演员吕丽萍现在干什么(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5)

南都:我看您在《红辣椒》 里面都是素颜的,完全没有化妆,您是刻意做这种效果的吗?

吕丽萍:不但素颜,还得把自己抹黑一点呀。你得接近人物,要不然观众怎么相信你啊。你哪怕有一点漏洞,别人不相信了就不会感动,这就是表演艺术,你把你自己表现出来就麻烦了。

南都:《编辑部的故事》的戈玲,还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褚琴,都是那种泼辣利嘴的角色,这次《红辣椒》的奶奶又是非常深明大义和敦厚温良的,生活中的您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更接近哪一种您扮演过的角色呢?

吕丽萍:我应该说是太科班出身了,中央戏剧学院老师等于把他们所有的真传都给了我们,所以我真的很感谢这些老师。每一次,我都是要融入角色当中,不能有自己。当然,你的心灵可以跟角色沟通,比如说在哪个桥段,这个角色的心灵跟我的心灵是能够发生碰撞的。

我的性格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说实话,我不是很幽默。我是谁?我从来不在乎这个问题。但是只要这个人物真的让我怦然心动,我就很想演。我在乎的是这个人物,比如说电影《玩酷青春》这个剧本就让我很感动,能够把眼光关注到清洁工身上。我平时去各种地方,住各种酒店,这些打扫酒店的服务员认为别人不会看重或者观察他们,不会想知道他们怎样生活,而对于我来说,恰恰相反,他们每次都让我印象深刻,我想知道这些人是怎么生活的,愿意观察,也跟他们打招呼。还有我自己也是一名母亲,让我能够为清洁工母亲这个角色赋予生命。

南都:这么多年您演了那么多角色,您觉得自己演得最成功的角色是哪个?

吕丽萍只能是观众觉得最成功的吧。但是对我来讲,好像还没怎么拍,怎么人都老了?

南都:好像相比电影,近年来您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为什么?

吕丽萍:因为我是央戏剧学院毕业的,舞台等于是我的老本行。舞台戏非常难,你要亲身去演、亲力亲为,电影你可以说不行你再来一条。当然,我拍电影,都准备得特别充足,都是一条过。舞台戏这几年我是排了两部,《培尔·金特》和《独自温暖》。像《培尔·金特》,易卜生写的戏,跟这样的大师能够心有灵犀,真是很享受。《独自温暖》我们都演到二线城市去了,可惜快到三线的时候停了,快100场了。我演一个特逗的老太太,有点幽默。我喜欢幽默,观众能笑出来,我就挺开心的。很遗憾没跟我的老师张仁里合作过话剧,他太幽默了。他排的喜剧效果特别好,现场观众掌声很多,那是多享受的事啊!

南都:还有什么角色是你想要挑战的吗?

吕丽萍:确实有,我希望演一部好的老年女性的戏。但现在因为疫情,也没有人去关心、去写我这样一个年龄的人。只能我自己写,但是我又不是这个专业,隔行如隔山。

谈家庭教育

不要错过孩子最好的教育年龄

南都:在电影中演奶奶,生活中,您是不是也特别想当奶奶?您有没有给儿子说几年之内给您抱一个?

吕丽萍:没有,我挺顺其自然的,有的时候演奶奶很过瘾,但是你要是真的当了奶奶了,可能就要操碎心了。

南都:您在电影中演留守家庭的守护人。中国的传统的家庭孩子要不就外公外婆带要不就奶奶带,您认可这种隔代的爱吗?您要是真当奶奶了,会帮忙带孩子吗?

吕丽萍:这种隔代守护不健康。当子女实在没有办法,请不起保姆,又得工作,父母就只能帮他们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像有的小孩,父母事业心特别强,不管孩子,孩子就托给祖辈了,那孩子对父母就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只对爷爷奶奶有感情。如果是我的儿子,我可以帮忙,比如说遇到困难了,我们肯定会拔刀相助。但是,你要说一直带着孙子,孩子会缺失父母的爱,又成了一个留守儿童了,跟这个戏一样了。

南都:在小学之前,孩子没见过自己父母,跟外公外婆在乡下或其他城市过,这种留守儿童挺多的。

吕丽萍:不健康,等于错过了他最好的教育年龄。面对这些人,我会劝他们说:“你们不能这样,将来孩子长大了就会离开你们了,你们想跟他在一起都不可能,最重要的时候是需要你们在一起的。”孩子所有的习惯都是在上小学三年级之前形成的,他的生活和学习上所有的好习惯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老师都很难帮助到他们。这些你要是全忽略了,你想以后再去管就很难了。因为你和孩子彼此都不了解,没有建立那种信任感。所以,父母一定对孩子要负责任,要从小自己带孩子,不能交给别人。

演员吕丽萍现在干什么(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6)

南都:在您的孩子宇小的时候,您也是尽量自己带吗?

吕丽萍:尽量自己带,但也要工作赚钱养家,所以还是不够完美,险象环生的感觉。 我也会看一些育儿书之类的,很是如履薄冰,但是又乐在其中。要让孩子有个技能能够养活自己,能够建立家庭、能够负起责任,这都需要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最主要是小孩小的时候需要爱,你就要给他爱、给他信心,让他形成自己的个性。我尽量让我的孩子有个性、让他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我对孩子的一个鼓励。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有个性、都是有独特的东西,如果都是一样就很可怕。我觉得,父母不能让孩子跟自己一模一样,一定要有他自己的东西。

南都: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代沟和误会发生呢?您都是怎么处理的?

吕丽萍:如果是我的问题,比如说我误会了或者是用了比较家长权威那种态度的话,如果孩子提出这个问题,他认为你是不对的,我就会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会向他道歉。道歉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也能够学会原谅,学会道歉。不能够什么都是你对,错都是别人,这样的人很难进步,也很难与人相处。

谈娱乐圈

业余分子都想当制片人、演员,这样的观念不健康

演员吕丽萍现在干什么(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7)

南都:现在娱乐圈的发展健康吗?

吕丽萍:人们都想快餐式面对所有的专业,认为这行好赚钱,任何一个业余分子都想能够当个制片人、当个演员什么的,这样的观念很不健康了。如果大家觉得这么容易就能走出来的话,都急功近利,其实反而是在走弯路,这个行业会被蛀坏。我觉得现在各行各业都是有这些问题,包括写剧本也是,迎合别人来写,哪个片子最赚钱就跟哪个片子学。

确实越业余的人,倒是比你更知道怎么走,挺得心应手的,但是你发现可看性、艺术观赏性没有了。这个作品留不住的话,那就是浪费光阴。制片人有钱,就想拉一个人来主演,这不是把这个作品全部毁了?但是很多人就这样混过来了,导演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拿着钱走,作品爱咋咋地。这种现象已经很长时间了,有钱他觉得他什么都能够管什么都能够说,而没有尊重那些专业人士。现在这样的专业人士也都少之又少了。

南都:好像很多演员都比较喜欢去拍综艺,参加综艺节目比较多。

吕丽萍:这些综艺节目就是因着你成腕了或者成星了最后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有好的也有糟糕的东西,但是得看观众的欣赏水平,娱乐娱乐得了,你要求太高也不行。我不太轻易去拍广告和上综艺,因为我觉得这对我这个人物形象也是一个蚕食,你广告多了,观众看到你,也进入不到你的角色里去了。因为他会觉得你是那个卖产品的人,你就没法演了,所以我宁可不挣这钱。为什么很多导演还愿意找我,就是因为你没有去过度曝光。我挺害怕这种过度的曝光,有的人说你再不曝光,人家都把你忘了,我心想忘了我,正好我还可以演一个角色。有人说你要曝光率强,别人就会多找你,恰恰相反,真正有分量的角色是不会找你的。

谈自身

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

南都:中戏的80班特别有名,出了很多表演艺术家。您对表演艺术有些什么思考?

吕丽萍:我对生活比较热爱,还有一个对我的专业有很多反思、很多思考,觉得表演艺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传承,不被丢掉也不被污染,把它宝贵的部分保护起来。中戏的老师确实太宝贵了,2018年,我的恩师张仁里走了,我记得我在青岛演出完赶到北京参加他的追悼会,心里很沉重。他写了一本书叫《启程》,这本书就写我们80班,我们80班确实很努力,就是教学相长的感觉。我们那一波孩子是比较专注的,老师也是特别专注地教我们,我们也特别认真学,外面招我拍电影都不让我去,比如当时孙周的大剧《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的著作。我非常喜欢但没有去拍,特别遗憾啊。

南都:老师您这么多年的演戏生涯还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或者说是还有什么没有实现的小小的梦想?

吕丽萍:其实没有,我已经很满足。我为什么低调呢,就是我觉得给别人机会吧,我不能再去争这些风头,没有意义。但是,在表演艺术上,我觉得还不满足。像一些国际水平的戏都是整体特别到位,从声音、音乐、光感和美术各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感觉,我们还没有完全达到。我希望我们的表演艺术能传承下去,但是你也要有人真正去循序善诱地引导、坚守,而不是被外在的东西蚕食掉,总要有一些学术性的东西。

当你说了学术性的时候,他们就弄出一个《演员的诞生》的综艺节目,就又被蚕食了,你就没辙,什么东西都能给你蚕食掉,给你盗版、山寨,完了给你赚点钱就走了,真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反正我要是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够发出一点亮光。

南都:老师有什么人生格言吗?

吕丽萍:就是我妈妈给我说的,“人最宝贵你不能亏欠人,施必受更为有福。”所以我这一生,今年62岁了,这个话始终没有忘记。我的表演也是这样,你要忘记自己,你才能够去创造,你老把自己弄得跟花儿似的,跟明星似的,架在那儿,怎么演啊?比如这个戏不需要你去刷睫毛,你非要刷,根本不按人物走。当时我看《山楂树之恋》就愣住了,那个知青怎么可能一口的烤瓷牙?只要这个人一咧嘴,我就不想看了,这叫知青吗?

南都:本片在三八妇女节上映,吕老师你有什么人生经验可以和现在年轻人分享一下吗?

吕丽萍:妇女节其实是需要大家真正地能够尊重、认可妇女所创造的价值,而且我认为女人在这个世界是很弱的,因为她要嫁人、要帮助丈夫、要生孩子,生孩子这个就像死过一回一样,如果不被尊重,那就别过节了。普天之下的男人大都没有重视这个节日,包括女人都不重视,好多企业都不给员工放假,太虚架子了。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陈颖妮 郭泳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