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批改试卷怎么找错误(老师判作业或试卷时打勾和打叉的作法是咋来的)

老师判作业,或判试卷时,对的打个勾,错的打个叉。有人难免要问,这种作法是咋来的,是中国固有的作法吗?

中国过去私塾常有的作业是写仿,写得好的老师划个圏,没划圏的就表示不好,没有专用符号,这有点类似企业的“以奖代罰”,要想学得好,就争取让老师给你多划圏。也不打分。过去的5分制是从苏联学来的。

那么作业上试卷上的勾和叉是咋来的?有文献提到是最早从德国开始的。如果做对了,写单词"正确",作差了,写“错误”,在德语中正确的第一个字母是V,常了老师嫌麻烦,后面其它的字母就不写了,用个横线取代V以后的字母。中国在政治课或历史课上老师也这么干,记者更是如此。比方说“新冠病毒”,就写一个新,后面就划一横

老师批改试卷怎么找错误(老师判作业或试卷时打勾和打叉的作法是咋来的)(1)

道横线代替没写的字,学生也明白。

下面再说这勾,老师在作业本上或试卷上对正确的表示是"V——",本来是两笔完成的,时间常了,尤其是传到国外,人们也不知是啥原因这么写,照葫芦画瓢,图省事,干脆一笔下来,写走样了,横线与勾连在一起,横线变成斜线,就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样子。

同样,错误一词的第一个字母是X。

这样,中国人就把表示正确的符号V叫做“勾”,把表示错误的符号,把表示错误的符号X叫做“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