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鱼肥虾美(江城三月樱开虾肥)

写于两年前的三月,望武汉早日恢复曾经的烟火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几月鱼肥虾美?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几月鱼肥虾美(江城三月樱开虾肥)

几月鱼肥虾美

写于两年前的三月,望武汉早日恢复曾经的烟火气!

春如四季的武汉三月,

樱花已经盛开,小龙虾也开始上市。

樱花已是很多人去武汉的理由。

去武大看樱花,

也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来汉第一序列任务。

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樱花向往武大,

又有多少人因为樱花留在武汉。

但我知道确实有不少人因为小龙虾留在武汉,

绑住一个人的胃,就留住一个人。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也是一样有效。

作为首座吹响抢夺人才号角的城市,

放开户籍固然是个先招,

但配上美食的妙招,

说不定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试想一下,建立一座美食馆,

把武汉的美食IP汇聚一堂。

只有符合人才引进标准的人才能进去就餐。

再吃个半个月不重样的早餐后,

辅以鸭脖、卤藕、鱼干等零食,

晚上或品鱼、或藕汤、半年小龙虾半年大闸蟹。

相信任谁都会生出吾胃饱处是吾乡的感慨而定居武汉。

哪怕武汉的天气再恶劣,

春如四季、酷夏寒冬无秋。

也会淡然处之,

夏天观海,冬季赏冰。

期待每年樱开虾肥好时节。

不过细细探究,

期待虾肥的人远远多于樱开。

即使那些为了樱花而留在武汉的人们,

曾经不远千里来赏花,

如今相隔百米不愿行。

不知道年年月月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但吃虾食客却不同,

绝对是黏性极强的活跃用户。

每年一到虾肥季节,

就开始提前相约,

做好攻略准备大快朵颐。

吃完之后也不忘晒图点评,

不足和改变都可以成为新的热点被传播。

也正是这种热情,

打造出无数武汉饮食IP。

只要味道好,

永远不会太愁客源。

哪里都有门前布满长队的小店,

排队半小时那只是起步时间。

在武汉,

也许昙华林的文艺敌不过粮道街的油饼烧麦,

黎黄陂路的民国风情敌不过兰陵路的牛肉面,

中山公园的风情敌不过万松园的油焖大虾。

在中南剧院看完话剧马上去花桥宵夜,

武汉剧院听完相声去马场角吃粉,

琴台剧院品完音乐会去郭茨口烧烤。

在武汉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爱生活,所以去剧院,

也是因为爱生活,所以去路边美餐。

留在武汉,很多人是因为这种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想念武汉,也是想念这种不做作的烟火气。

在每天看着大江东去的武汉,

也许人们早就明白逝者如斯夫。

与其感慨,不如好好生活。

晚上喝碗藕汤,早上来碗热干面。

到了三月,樱开很美,

不过虾肥更受欢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