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迫新岁是什么节日(除夕更阑人不睡)

还有几天就要进入2022年了,元旦是新一年的开始,元旦也算是从民国开始的一个节日,所以古人关于新年,即是农历的春节,而且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所以关于元旦古人是没有诗词的,我们今天说新年的诗词的话,只能用农历新年的古诗词来表达了,同时通过古诗词也一起古人是怎么度过欢乐的新年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迫新岁是什么节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迫新岁是什么节日(除夕更阑人不睡)

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迫新岁是什么节日

还有几天就要进入2022年了,元旦是新一年的开始,元旦也算是从民国开始的一个节日,所以古人关于新年,即是农历的春节,而且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所以关于元旦古人是没有诗词的,我们今天说新年的诗词的话,只能用农历新年的古诗词来表达了,同时通过古诗词也一起古人是怎么度过欢乐的新年的~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古代人非常有智慧,通常通过天象来观察未来的农事,诗人忧心民间疾苦,在新年期间,通过对天象的观察,来了解来年的农事,农家人推测来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代】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

《新年作》

【唐代】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思乡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泪。年老了反而被贬谪他处居于人下,连春天也脚步匆匆地走在我的前头。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我已被贬到遥远的天边,欲归不能,只能独自潸然泪下。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是每个儿童在春节期间都能耳熟能详的一首诗,同时也是诗人春风得意时的佳作,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民族英雄文天祥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身陷囹圄,国破家亡的状态下,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元日(玉楼春)》

【宋代】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甲午元旦》

【清代】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诗人虽老,但是童心未泯,从字里行间里,跃动着诗人一颗赤诚的童心。

《迎春》

【清代】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这首写新年的诗,描写的角度不同,诗人从对树木的描写来表达新年以及春天的到来,通过对梅花、柳树的展现,来描写春节中的人,因为开心,饮用了很多的屠苏酒,所以欢声笑语响彻了云霄。

《辛巳除夕》

近代/钱钟书

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

几见世能随历换,都来岁尚赚人迎。

老饥驱去无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

好办杯盘歌拊缶,更知何日是升平。

关于新年的诗词有很多,今天只挑选了10首,共大家欣赏,也希望大家评论留言,一起学习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