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

小序:

花木是文人骚客们常吟咏的主题。比如,用杨柳抒发离别的愁思,用荷花写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把芭蕉、梧桐与夜雨结合起来,写孤独与落寞。写不畏严寒多用梅花和松树;写君子品格又非竹莫属。对于菊花的喜爱大概从晋代的陶渊明就开始了。

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1)

陶渊明从彭泽县令任上辞官归隐,在南山下种了一片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失意的文人寻求了一条除屈原外的出路,从此,菊花也成了隐逸者的象征。

自陶渊明之后,咏叹菊花的诗人甚多。唐代的白居易“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写菊花的耐寒和清香。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写菊花的不畏寒冷的品格。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菊花的不畏严寒和香气浓郁。

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2)

与前代相比,宋代文人似乎更热衷于菊花。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通过描写菊花枯萎而不凋谢的状态,写菊花的傲骨与气节。苏轼在《赠刘景文》中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通过与荷花的对比,写菊花的孤傲与耐寒。李清照也是一位特别喜爱菊花的诗人。她有一首专门吟咏白菊花的词:

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3)

多丽·咏白菊

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4)

要说写菊写得好的,小编认为非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属: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5)

李清照地这首词,明写对丈夫的思念,暗写菊花。

全词烘云托月,不显山不露水。

下片菊花无处不在,却看不到一个“菊”字。“东篱”本是陶渊明采菊的地方,诗人却隐去“采菊”二字,这实际上是诗歌手法中的“藏头”。“把酒”二字,也是藏头,“酒”字之前,应该还有菊花的。这首词写于重阳节,古人有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李清照所饮的酒,应该就是菊花酒,而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

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6)

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7)

此外,词中的“暗花”指的是菊花的香气,而不是其他花蕊的香味,词却没有点出菊花香,但读者可以肯定就是菊花的香味。这就是本词的妙处。

最后一点,“人比黄花瘦”,“黄花”即菊花,一个黄字写出了菊花的颜色。而一个“瘦”字,本是写诗人自己因思念丈夫的消瘦形态,而菊花的纤细形态也跃然纸上。

小结:

由此可见,全词没有一个“菊”字,而菊花的形状、颜色、香味俱现读者眼前。

李清照菊花诗词(全词没有一个菊字)(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