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14回的阅读感悟(红楼夜读梦几回)

相识犹如在梦中,执手问询笑容涌。

约好书房共勤奋,不论寒暑与秋冬。

侯门紧锁若深宫,天生寂寞谁人同?

一朝相见如兄弟,默默杨柳也随风。

红楼梦第14回的阅读感悟(红楼夜读梦几回)(1)

看到这一回的回目,我在想,贾琏与王熙凤,少年夫妻,相互之间有些暧昧甚至是充满情趣的话语,也是正常的,王侯之家的夫妻,也一样是夫妻,也会有儿女情长之处,不见得每日里都是封建的礼教所束缚。但是将宝玉和秦钟与之相对仗,这又是为了什么?秦钟(情衷)--钟情,与情相关,为情所苦,问情为何?

宝钗所用的药,都透着淡淡的诗意,这哪是药,简直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词,仿佛从那描述中看到了春天的白牡丹,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花,香艳幽静,香满红袖。再加上雨露霜雪的洁白晶莹,更让人疑惑这样的东西如何才能得到?冷香丸,冷冷的或者是为了驱除红尘的浮躁,为了让人的心得到降温,为名为利,其实都不足取,心若止水,又有几个人才能做到?香香的是为了摒弃尘世的腌臜,超脱一些,才是我们心底最美的追求。

不爱花啊粉啊的宝钗,却有那许多的宫花可以送给别人,如果在平民百姓家,不知道会让多少人羡慕。这让我想起《白毛女》中的喜儿,二尺的红头绳,就可以让自己欣喜不已,就可以快乐过年了。

此时,送宫花的周瑞家的,虽然觉得很麻烦,要到贾母那里,王夫人那里给各位姑娘送去,但就是这样的麻烦事,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得到的巧宗儿。毕竟,很多或都在廊下服侍,很多人或在二门听招,真的和这些姑娘主子隔着很多重的山。

送给惜春的花,却让惜春觉得非常的不合时宜,如果真的出家,还需要戴花吗?又怎么可能戴花?看来,每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其实都是前有因,后才有果的,一个人的秉性真的难以更改,一个人的目标也不会轻易的放弃的。

平儿取了两支命彩明送给东府的蓉大奶奶,这样短短一句话的交代,暗含着好几重的意思:平儿的善解人意,她知道王熙凤素来与秦可卿引为知己;自作主张的表达,又说明平儿作为陪房的丫头,其实是可以做得了一些事情的主的;还有就是王熙凤对平儿的倚重,否则,她不会轻易的说出这样的话,至少也会象其他人那样,凡事禀明之后,再做决断。

红楼梦第14回的阅读感悟(红楼夜读梦几回)(2)

北京大观园

周瑞家的忙忙的到处送宫花,却不妨被她的女儿拦住,居然是求她的妈妈在太太面前求情,其实所谓的求情,也无非就是倚势压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谁愿意与根基牢固的荣国府为敌呢?

最后送给林黛玉,我想这绝对不是周瑞家的看不起林姑娘,虽然她是太太的陪房,但量她也没有胆量去招惹黛玉,毕竟黛玉的后台是贾母,之所以最后送,在我看来,一是因为不顺路,或者黛玉住的地方刚好在最后,所以才留在最后,可能周瑞家的也知晓一些科学统筹的方法,不愿意多跑路,多浪费时间。我想在曹雪芹的意思,是最后一个让林黛玉在这一节压轴出场,最后的,才是主角,前面的什么四姑娘、王熙凤等等,不过就是为林姑娘的出场,做一个理所当然的铺垫。若是林姑娘知道曹雪芹的良苦用心,可能她就不会那么的生气,非要说别人挑剩下的才来给她。

宝玉在黛玉的房中,大家正在解九连环。九连环,环环相扣,每一步都需要用尽心机,稍有差错,前功尽弃。这就像是人生一辈子,每一步都要坚实稳固才行,要不然,只有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我想,这不是谁聪明不聪明,有些人执著,认准的事情就一定做下去,坚持到最后,也就会有一个好结果,倘若聪明是聪明的,但是处处提防,或者时时猜忌,那九曲连环也许就会将自己环入其中。

红楼梦第14回的阅读感悟(红楼夜读梦几回)(3)

宝玉初会秦钟,因为上两回就有所提及,所以在这里不会感觉到突兀,而且正因为这样的提及,甚至会让人有所期待。宝玉空灵,在这红尘之中,知音难觅,遇到秦钟这样的人,当然会引为知己。既为知己,就不该再拘泥于辈分门第那些儒家的束缚,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真的就该做兄弟,如果焚香结拜,也未为不可。

一见如故,一见就聊个不停,为了和他在一起,甚至可以去自己打心眼里不愿意去的家塾,这样的转变,这样的想法,在宝玉的心中都觉得非常的正常,非常的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真的可以因为一个人,改变自己,真的可以为了一颗心,放弃自己的心。人生中很多时候,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兄弟,不是可以轻易遇到,所以在听到任贤齐的《兄弟》时,我会感动得落泪,我会在离别的时候,觉得不舍。

风流俊俏本无罪,为君受苦也无悔。

学堂本非战争所,倾心一怒不愿归。

今朝委屈叹离回,花朵已残怎存蕊?

纵然赴汤再蹈火,不教鲸卿低垂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