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京剧代表作品(京剧大师尚小云的)

京剧大师尚小云有句话:什么戏都不能把它演“瘟了”,不能叫观众打瞌睡,看不下去,坐不住,所以他一贯主张,文戏也要武唱。

他这个提法也不是独出心裁,在他之前,武生宗师杨小楼曾经提出过:“武戏文唱”的说法。

尚小云京剧代表作品(京剧大师尚小云的)(1)

杨小楼提倡“武戏文唱”

其实尚小云的文戏武唱,是要求演员不要把戏演死,演瘟,要演活。演得火爆一些,但这个火爆可不是“撒狗血”,而是入情入理地吸引观众喜欢看,爱看。

我们拿《三堂会审》这出戏举例,大家知道这出戏是一出骨子老戏,京剧,只要是唱旦角的没有不唱的,各个京剧旦角大家也创造了自己不同凡响的苏三形象,别人可能会从唱腔唱词上,情感的表达上略有区别,比如有人就讲,程砚秋演这出戏全程面沉似水,悲凉而冷峻,而梅先生虽然也神色凄然但总体平和稳重的多,并没有让台下觉得是生离死别。

尚小云京剧代表作品(京剧大师尚小云的)(2)

京剧《三堂会审玉堂春》

而尚小云先生与别人的不同,不止在情绪情感上,还有身段动作上,比如当唱到那句:“玉堂春跪至在督察院”的时候,堂上一声:“看拶”,别的人也就是惊慌失措地斜坐在地上,抬手抬脚做阻拦状,然后缓缓唱出:“啊……啊……啊……大人那……”

尚先生的处理,就体现出来他提倡的这个“文戏武唱”的理念了。他先是从双膝跪姿而突然间平地拔起,摔了一个屁股座子,高高落下,左腿也是抬起,但会直挺挺不停地颤抖着,手也在不停这摇着,嘴里同时唱着:“啊……大人那……”

尚小云先生的艺术风格除了和他的个性有关,还和他早年接触的艺术家的风格,受他们影响也有关系。

尚小云京剧代表作品(京剧大师尚小云的)(3)

尚小云演《白蛇传》

上面说过,他不止受杨小楼先生的艺术观影响,还在实践中,实实在在地受益于杨先生的艺术。因为尚先生早年是学武生的,有很多次他与国剧宗师合作演出中,配戏中,受杨先生的艺术熏陶,逐渐对自己的艺术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表演上,尤其是武打戏,他更是充分向杨先生学习,以丰富自己的艺术技巧和想法。有一出戏叫《湘江会》这出戏现在已经失传,他是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丑女悍将钟无盐(也有叫钟无艳)的,旦角勾脸以示人丑。这其中,有一场钟无盐和大将吴起对打的戏,尚小云扮演钟无盐,杨小楼扮演吴起,结果戏演的精彩之极!原因就是尚和杨棋逢对手,武功都特别好,台底下炸锅一样地喊好,纷纷赞道:嘿,这就是两个杨小楼啊。说是称赞杨先生,其实是称赞尚小云哪。

尚小云京剧代表作品(京剧大师尚小云的)(4)

钟无盐

上面这个故事,是说尚先生提出这“文戏武唱”所受影响以及由来,他的戏也始终贯穿着他的这种艺术思想和理念。比如,他演《御碑亭》这出戏,孟月华深夜归家路遇大雨瓢泼,其中有三个滑步,表现路滑泥泞女主人公连连跌倒的境况。别人做,都是意思一下就行了,那也无可厚非,特别身上功夫不好的,如果没那金刚钻,脚步摆不利索,弄不好还容易把腰包扯下来,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敢大开大合地把身段做的让人看了感到惊心动魄的。

尚小云京剧代表作品(京剧大师尚小云的)(5)

尚小云演《御碑亭》

尚先生的处理是:第一个滑步要摔得狠一点,实实在在的感觉,并且很突然,这若没有功夫就容易出事。第二个滑步她已经加了小心,虽然轻多了,但也是从神情上有些惊慌,并且身段要优美飘逸。

第三个滑步并没有摔倒,但却让人感到揪心,这就是艺术的递进和尚先生自己说的,在表演上一定要“醒脾”,要让观众有观看的欲望,不能无动于衷,这其实也是不同的艺术家,艺术理念的不同对人物和情节会有不同的处理。他这样的艺术理念,好像和程先生正相反,但是细细琢磨,似乎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这就是高明,也是值得后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尚小云京剧代表作品(京剧大师尚小云的)(6)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