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

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1)

2022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

气象灾害科普之

“大风”

QI XIANG ZAI HAI KE PU

气象科普✦防灾减灾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风”是怎么产生的

地球上的风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

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受不同纬度、地形影响,各地大气受热不均。地表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就会流入填补;上升的热空气在高处冷却后,又成为冷空气沉降至地面。随着这一冷热循环过程,地面上的风就形成了。

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2)

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3)

如何表示风力大小 如何表示“大风”

1 风即空气的流动现象,气象学中常指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它是一个同时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用风向和风速(或风力)表示。风速单位为“米/秒”;风力等级最初由英国人蒲福划分,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

2 当瞬时风速≥17.2米/秒,即风力达到8级以上时,就称作“大风”,在台风、冷空气影响和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均可出现。其对航运、生产安全、高空作业等威胁很大。。其对航运、生产安全、高空作业等威胁很大。

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4)

大风天气防御指南

大风造成人员直接或间接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大风经常会吹倒不牢固的建筑物、高空作业的吊车、广告牌、通信电力设备、电线杆、树木等,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大风还会助长火势,造成“火烧连营”。

1 户外行人

大风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时,少在高层楼之间骑车或步行通过,因为高层楼之间很容易形成窄管效应,容易给出行带来危险;

不要在大树和广告牌下逗留,避免树枝断裂和广告牌倒塌导致砸伤。

2 生产作业

大风天气最好不要在屋顶或者在高层进行露天作业,员工应及时掌握信息,做好自身安全防范措施;

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 防火

及时清理房前屋后可燃物,不能将烟蒂等火种扔进废纸篓内或可燃物上;

不要在户外使用明火,禁止随意焚烧,加强火源和电源管理;

切断户外危险电源,防止大风刮断电线,引发火灾。

大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根据大风强度及灾害影响持续时间,我国气象部门将大风灾害预警信号设为四个等级,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其危害程度从低到高为蓝、黄、橙、红。

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5)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6)

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7)

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气象科普基础知识大全(气象灾害科普之)(8)

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本文转载自 东丽气象服务 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