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

湖南歌手傅松,患口腔癌去世前,曾直播中提醒大家:槟榔真的很可怕。

近期四川南充、浙江义乌也有消息称,将下架所有槟榔销售。一时间,该不该全面禁止槟榔,再次成为了热搜话题。

实际上,槟榔这个东西,是恨者越恨、爱者越爱,存在着极大争议的。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1)

上瘾的人都认为: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几乎一日不可断绝。所以,他们支撑起了一个千亿级别的大产业。

而就在最近的十几年里,一包槟榔的价格,已经从亲民的5块、10块,卖到了最高1000块钱,涨幅达到了20000%。

然而,仍然十分畅销。不过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下面,借着三位湖南槟榔老板的发家史,咱们就来好好地揭一揭秘。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2)

欢迎继续阅读,敬请关注了解更多!

01 三老板:槟榔是非物质遗产!

中国的槟榔产地不多,基本上只有海南岛和台湾合适。但是槟榔产业的兴起,全是靠了湖南一省之力。

传说中,清兵南下时在湘潭屠杀了十日。有位来自安徽的程姓商人,做善事收殓尸骸。山中老僧传了他一个方法,口嚼槟榔以避晦气。

后来商人在此定居,就把嚼槟榔传了下来。

乾隆四十四年,城中居民流行臌胀病,县令白璟命大家都嚼食槟榔,尔后果然纷纷痊愈了,故此习俗就推广了开来。

其实从故事里可以看出,槟榔原本是味中药。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3)

不过到了1905年,有家张氏药号搞了个创新,改行开起了专业槟榔铺,起了个名字叫“张新发”。

“张”是老板的姓氏,“新”指的是新式生意,“发” 是发财的寓意,大家也都懂。那么这件事,可以认为是湖南槟榔产业的开端。

值得一提的是,张新发的槟榔,据说是古法制作的。

其制作工艺共有61道,取法于宋代苏轼的《格物粗谈》:“槟榔同扶留藤,及瓦垄子灰,或牡蛎灰食,则柔滑甘美。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把牡蛎灰乳化,再将饴糖倒入搅拌,配以香料熬卤调制,最后加入干果槟榔酿造而成。

至于味道么,肯定是相当地道的。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4)

因此在1958年,湘潭县人民政府特意向张新发,授予了”槟榔大王“的称号,同行业也一致公推,他家的工艺最具历史韵味。

到了2016年,”张新发槟榔制作工艺“甚至被列入了湖南非物质遗产名录。

所以,我们要说的第一位槟榔老板,就是张新发的第四代传人张刚强。

他创建的”皇爷食品公司”,现在是第三大槟榔生产商。

可以说,三老板很好地继承了祖业,代表了槟榔在湖南的传承。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5)

02 二老板:母亲指责儿媳谋财害命

在湖南谈到槟榔,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胖哥”这个牌子。

一方面,他家的槟榔确实好“恰”;另一方面,2010年的时候,老板王继业的母亲,公然指证儿媳殷素云谋财害命,让亲夫死得不明不白。

随即大多数家族成员,也都纷纷陷入了争产官司,新闻里又报道了,王继业竟还有两个小老婆,并且都给他生了儿子。

亿万富翁、花边新闻、谋杀疑云,种种劲爆的消息,真是想让人不感兴趣都不行。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6)

死者 亿万富翁 槟榔大王 王继业

当然,我们今天主要的目的,重点在槟榔产业的背后故事。所以把关注的重点,还是放在“胖哥”的发家史吧。

这个第二大槟榔品牌的老板王继业,说起来原本也是个苦命人。

他生于1966年,天生就是个瞎子。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无疑算命运多舛的那类人。

但是,王继业聪明大胆,长相也不差。

所以他在20岁的时候,竟然凭本事娶了亲。19岁的老婆殷素云,是个完全正常的人。由于是自由恋爱,两口子也过得一直很和美。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7)

王继业成婚后,正好经济开始搞活了,夫妇俩就开了家冷饮店,很快小赚了一笔,并以此为契机,转行干起了更挣钱的槟榔摊。

不过,卖别人做的槟榔,利润大头肯定是别人的。殷素云在进货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了槟榔制作工艺,结果发现其实也不复杂。

于是两口子一拍即合,干脆自己从头开始干。

为了生产畅销的槟榔,他们不断调整卤水配方,正好王继业作为一个盲人,先天味觉、嗅觉特别敏感,就亲自负责尝试。

据说,他当时是从早尝到晚。由于卤水有刺激性,导致口腔里全都破皮了。不过在不断的尝试后,终于抓住了湘潭人的刁钻口味。

此后,“胖哥”槟榔一炮打响。

夫妻俩的资产,也从起家时候的120元,很快发展到了几个亿。但公司股权,并没有平均分配,丈夫占了80%多的大头,妻子只占了剩余的小头。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8)

原来,殷素云也有愧疚。

她虽然做生意厉害,但生孩子方面却不在行,始终生不出一个“带把儿”的。这就给丈夫后来出轨,找到了一定的“理由”。

2008年,王继业因癌症去世。

不久后殷素云手执遗嘱,继承了丈夫的亿万股份,只分给其他亲属几十万,这最终酿成了家族争产风波。

当然了,二老板夫妇确实是白手起家的。

他们抓住槟榔起飞的风口,由一文不名的普通人,短时间内赚取了巨大资产。

没办法,好“恰”嘛!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9)

03 大老板:吃槟榔,和成天下!

但是,不管是“皇爷”还是“胖哥”,他们都卖不出1000块一包的槟榔!

真正改变这个行业的,还要看大老板郭志光。

关于他的发家史,起点可以追溯到14岁。

那时是1988年,郭志光刚刚初中毕业,还呆在湖南益阳的家里。不少的同班同学,都结伴去了广东打工,但他年纪太小没就有去成。

为了谋生,很是经过一番波折,郭志光才进了周边的槟榔加工厂。

虽然不知道他当时,进的是不是“皇爷”、或者是“胖哥”、又或者别的什么厂子,但效益肯定是很红火的。

由此,郭志光除了学到全套加工技术外,也萌发了自己单干的念头。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10)

1999年,他来到岳阳开了家槟榔店。一个人白天搞生产加工,晚上连夜给客户送货。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没有赚到什么钱。

据郭志光自己回忆,到了过年的时候,身上只剩下25块钱。

所以生意彻底失败了,他在最惨的时候,只好睡在了桥墩底下,可谓尝到了人生冷暖。

不过,湖南人有“屡败屡战”的传统。

郭志光干事业,天生有股子湖南人的蛮劲。他回家说服了父母,卖掉了几头肥猪,又借遍了亲友,终于凑齐了几万块要东山再起。

这一次,他就在老家益阳的向家堤村,办了一个槟榔加工厂,起了个名字叫“口味王”。

本乡本土的,别人想骗他也难。所以果不其然,真赚到钱了。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11)

其实说起来,湖南人好像特别认“口味”两个字,什么“口味蛇”、“口味虾”都曾经风靡一时,而郭志光的“口味王”也不例外。

创业之初,他只有两间厂房、五个工人,但仅仅三年以后,就在湖南市场里异军突起了,卖出去的“口味王”何止成千上万。

说到底,郭志光有经营头脑。

他除了抓口味以外,还第一个推出了立式包装,让客户觉得“口味王”有档次。

另外,又给杂货铺统一做门头,统统印上了“口味王”的商标。

如此一来,“口味王”这个新牌子,竟然在湖南后来居上了。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12)

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郭志光推出了两大创新举措,才真正改变了槟榔这个行业。

首先,他改卖青果。

原本湖南槟榔销售的主流,是熏制过的烟果,口味是比较刺激的,虽然本地的老枪觉得好,但没吃过的人很难接受。

那么“口味王”推出青果品种后,用“不掉渣、不刺激、好恰”的特点,来广做宣传,甚至派人免费分发试吃,很快就打开了外地市场。

这么一来,“口味王”变成了全国品牌,吃的人可就多了。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13)

其次,他主抓源头。

前面说过,槟榔的产地范围不大,国内就海南和台湾两地。

那么从2017年开始,“口味王”陆续在海南砸了上百亿,与当地的农户,结成了排他性的收购体系。

所以巧合的是,槟榔干果的原材料果然涨价了!

那么在郭志光运作下,市场已经变大了,原料反而紧张了,那槟榔的涨价也水到渠成了。

在高端品牌方面,“口味王”早就推出了“和成天下”,价格不断地水涨船高,最高卖到了1000块钱,仍然是供不应求。

所以大老板,不愧是大老板!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14)

04 千亿江湖

借助三位老板的发家史,我们也讲清楚了湖南槟榔产业的变迁。

当然了,大家各自的体会未必相同。

有人恐怕会说,槟榔其实是个好东西,对身体有害的结论,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也有人恐怕会说,槟榔卖贵一点,想想看真不是坏事。反正都怀疑它致癌,那么涨一点价钱,逼着大家少嚼一点,岂不是善事!

还有人恐怕会说,自己从小吃到大,嘴巴舌头都还是原配,是不是特别幸运?

更有人恐怕会说,槟榔支撑起了一个千亿产业,是地方的经济支柱,贸然地呼吁禁止,会造成多少人失业,真的就妥当么?

湖南槟榔富豪(三位槟榔老板的发家史)(15)

反正,意见肯定不会统一的。

其实,槟榔没那么复杂。说到底,不过就是切好的干果子罢了!

但在槟榔的背后,才是一个巨大的江湖。

喜欢本文,敬请下方长按点赞

帮助推荐本文给更多读者为感!

月下空山听清泉,不同视角看问题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全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