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

我国古代匈奴族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军事家冒顿单于曾说过:“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意思是: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割让给他人呢?

而在清朝乾隆末年,清政府却因为国家的封闭衰弱,陆续被迫签订了种种不平等条约,失去了许多土地和主权。而这一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成为了众多爱国者的心病。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逐渐雄起,中国人民的腰杆子硬起来后,才逐渐具备了拔除心病,收复失地的能力与强硬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2)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因香港问题访华谈判,在谈判气氛逐渐剑拔弩张时,面对撒切尔夫人的疑问,我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邓小平同志霸气说出:如果中国人民愿意的话,今天晚些时候,我们就可以走着过去,把香港收回来。

这句话让撒切尔夫人彻底明白了我国收回香港的决心和能力,最终同意归还领土及主权。那么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能在谈判中表现得如此坚定硬气霸气十足呢?香港又是怎么被英国夺走需要收复的呢?

一切的原因,还是要从19世纪初的国际社会格局变化说起。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3)

国际社会日益成长 闭关锁国国家弱小

鸦片战争的爆发,源于国际社会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19世纪初,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成为国际社会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增加贸易收入,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亚洲市场,而中国成为了他们的首要目标。鸦片战争爆发前期,清朝一直都是一个独立封建的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市场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

乾隆末年,清政府腐败严重,压迫剥削严重,人民怨声载道,国势日渐衰微,军队形同虚设,长期闭关锁国,影响了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国际、国内矛盾日益激化。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4)

而此时的英国政府,迫于自己国家对世界贸易出口市场的需要,便将目光投到了亚洲地大物博的中国,十分希望与中国开展对外贸易。

但是,虽然中国出产的瓷器、茶叶、丝绸获得英国人的欢迎与需求,但是英国出口的一些工业品却不能赢得中国人民的喜欢,所以清政府拒绝了英国提出的贸易往来。而这一拒绝,严重影响了英国政府的利益,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改变局面,英国资产阶级不惜以下三滥手段算计中国老百姓,即: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企图以此磨灭中国人民的意志,让中国人民对“日不落”帝国产生依赖,从而不得不打开国内市场,任其胡作非为,从而满足其追逐利润的欲望。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5)

这一卑劣的行为起了作用,鸦片走私的贸易暴利惊人,给英国政府和资产阶级带去了巨大收益,但是对中国却是巨大打击伤害。一方面,它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的绝对性优势,使白银大量外流;一方面它搞垮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身体。国内经济、生产、国防加速衰落。

此局面,终于引起了清朝政府的重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自1821年起的13年内,清政府颁布了8次禁烟令,但是都收效不大。直到1838年12月,林则徐以其铁腕手段将属于英国人的鸦片库存全部销毁,并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后,鸦片在国内才得到些许控制。

而他的这一行为触动了英国人的利益,气愤之余,为了使中国变成殖民地,方便掠夺资产,决定发动“鸦片战争”。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6)

然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鸦片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英国作为战胜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内第一条便是:割让香港岛。

列强们尝到了甜头,开始对清政府进一步侵略:到1885年前,清政府被迫相继签订了《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半岛被割让、新界及262个岛屿,被强租99年。香港正式成为英国的领土和殖民地。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7)

心有不甘努力收复 访华到来淡定出击

而对于此境况,中国人民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在往后的岁月中,一次又一次为收复失地做着种种努力:道光皇帝曾试图用武力收复失地,但因为国力衰微,连自保都困难所以没有能力重新收复失地。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提出“以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为目标”的宣言。其中收复失地、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位,为主要目标。然而蒋介石领导后,又先后两次错失收回失地的机会。

民国北京政府也曾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做出相应努力,但终因为当时政局不稳而失败。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8)

直到新中国成立,随着祖国一天天的强大,中国在国际上逐渐有了话语权,毛主席曾明确向世界宣布,旧中国所签订的任何不平等条约,新中国均不承认。面对中国的逐渐强大,收复失地的心愿才终于有了政治基础。

1970年初,九十九年租约的即将到期,香港问题刻不容缓。面对已经开始觉醒的东方睡狮,英国政府深感压力。为了试探中国的态度,英国政府的访华次数明显增加。香港方面,也同样关心着内陆这边的态度。

1979年3月,香港时任港督麦理浩访问北京,意图逼中国对英国政府的管制做出让步。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9)

面对香港方面部分人物的态度,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领土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承认香港的特殊性,但是香港的主权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香港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自此,中英双方针对“香港主权”问题的谈判,正式拉开序幕。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22日下午,撒切尔夫人的飞机正式抵达北京。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邓小平同志与撒切尔夫人热情会面,至此“铁娘子和“钢铁公司”的世纪交锋正式开始。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0)

铁腕娘子咄咄逼人 强硬手段永不后退

会议一开始,志在必得的撒切尔夫人便表示:关于香港问题三个条约是合法的,有效的,不能单方面废除。中国必须遵守已经签订的,理由是:条约已经签订,任何形式都不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更在此问题上纠缠不休。

邓小平则表示:香港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而1997年时,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新界和九龙的主权,这个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至于保持香港的繁荣,中国会在收回香港主权后制定适合香港的制度,部分原有制度予以保留。如果英国希望在此前提出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1)

撒切尔夫人听后则表明:中国收回香港后,将会影响到香港未来发展。撒切尔夫人认为:香港被称为“亚洲四小龙”都是因为香港受英国人管辖的原因,没有英国,就没有现在的香港,也没有香港的未来。

小平同志听后表示:香港的繁荣是香港人民,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换来的。要解决香港回归后经济方面的影响,只要制定出附和香港方面的经济政策就可以,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并表示,如果中国愿意的话,今天晚些时候,就可以走着过去,收回香港。

双方争执不下,谈判一时到了白热化,两人大相庭径的立场,注定了这场谈判十分困难剑拔弩张。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2)

邓小平同志针对撒切尔夫人的问题,提出了“十二条方针”,但是英国团队却没有对此表示出重视。撒切尔夫人表示:中英两国政府针对香港问题做出的种种安排,只要英国议会确定这些安排的合理性,她才能考虑是否归还主权问题。

因为政治上的铁腕手段国际社会均有目共睹,撒切尔夫人信心爆棚,她认为凭借着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及自己的铁腕手段,此次谈判定是胜利在握。因此在谈判时,她将“铁娘子”的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谈判风格咄咄逼人,坚决拽住三条合约不放。

面对气势汹汹的撒切尔夫人的问题及要求,邓小平同志再次表示:香港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不容讨论。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3)

邓小平同志希望中英双方能够通过协商的方式,在两年之内,将香港问题和平解决。倘若两年后,双方仍旧未达成一致,他将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这句平平淡淡的话,给了撒切尔夫人不小压力,虽然在政治谈判上,她向来被称为“铁娘子”,但是在此次谈判结束后,英国方便并没有占领上风,撒切尔夫人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甚至在经过人民大会堂时,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一跤,被国外媒体争相报道,英国媒体甚至无情嘲笑自己的总理在中国“叩头”。而邓小平同志却命令中国媒体必须将这一时刻删去,不许报道,作为对撒切尔夫人的尊重。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4)

在针对“香港回归与否和如何回归”这一问题上,因为邓小平同志的成竹在胸,从容不迫和坚决不退让的谈判作风,让我国在谈判上逐渐的占了上风。但是英国方面也始终坚持“拒绝归还香港主权”,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时光荏苒,两年时限逐渐逼近,英国当局有些焦急,他们十分不愿意交回香港。为了能够继续持有“香港”这个绩优股,英国当局改变了谈判方式,从正面对抗变成了侧面迂回。

1983年7月,撒切尔夫人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香港的主权归还给中国,但是英国拥有香港的治理权,并提出“还政与港”,即:承认香港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香港政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让香港政府也加入谈判。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5)

关于这种“以华制华”分割香港和大陆的政治手段,我国外交部第二日便以强硬的态度发表了声明:香港问题的会谈,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的双边会谈,直接否认了香港作为独立国家出现的可能。

就这样,两年时间内,中英双方在剑拔弩张中一共进行了22次谈判,在解决了“香港归属问题”、“驻军与否”等问题后,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终于在北京签订了《中英联合签署声明》,香港终于可以到祖国的怀抱。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6)

至此,我们对小平同志为什么能在谈判中如此霸气,和我国是如何收回香港的问题有了答案,总结下来,无非以下几点。

1、中国的日渐强大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各个时期的统治政府,不是没有做出“收回失地”的努力,只是因为当时国家势力太弱小,国家尚未稳定统一,而没有能力将“失地”收回。

实力弱小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根本没有任何发言权,因此“失地”收回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再被搁置。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祖国的发展,政治、经济、军事都较先前有了质的飞越,中国不再被西方国家看不起,在世界社会里也逐渐有了话语权,“能够自保”的实力,让我国领导人在面对西方国家时,有了底气有了自信。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7)

所以邓小平同志才能在“香港”问题上,坚持己见,毫不动摇。假若中国自身没有强大,哪怕我们都有一颗坚持底线毫不动摇的心,也是没有谈判的资格的,因为谈判的首要条件就是:双方实力相当,不然强大的一方侵略就好。

2、坚持底线的能力和随时收回国土的能力

“主权问题不容谈判”,是我国的底线。谈判中,不光要有作为底气之称的政治基础,还必须要有“坚持底线”的能力。

倘若小平同志没有这种坚持底线的能力,那么谈判不会在两年内完成,虽说“香港”不至于再让英国续约99年,但是谈判也不会在预定时间内结束。

如果愿意的话英语短语(如果我们愿意的话)(18)

就是因为我们有了“坚持底线”的能力,及随时收回国土的能力,英国政府才会在时间快到时焦急,以至于最终签订《中英联合签署声明》。

所以,从我国的外交谈判中,我们不难学习到:一个人做什么事,首先要有原则,其次,要培养促成事情成功的能力。原则和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两点同时达到,才能事半功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