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

阿伦看:

1974年深秋,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片茫茫荒原之上,几座古墓的突然发现,让一个在历史上消失了2000多年的神秘古国回归人间。

在这个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被称作灵寿的地方,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考古学家陆续发掘了多座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

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遗址

其中确认为王陵区的有2处,一处在灵寿城遗址内,另一处则在灵寿城遗址外,位于城西1500米的南坡高地上。

从2座王陵发现的陪葬品来看,有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甚至琉璃器等等,囊括了战国王族生活的各类好物。

面对如此丰富的珍藏,让人不禁想问墓主人是谁呢?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2)

战国中山国礼器

答案就藏在随葬的文物里。在将近2万件的惊艳文物中,一组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仔细观察,上面是个"山"字,下面是个"中"字。

如此组合起来,正是"中山"2字!

随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上,更是进一步确认了这组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的王陵古墓,正是来自"战国第8雄"之称的中山国。

走进中山国各类好物:最早地图,最美办公桌,最陈美酒

中山国"丈夫……作奸巧冶,多美物"。

这段《史记》遗留下来的记载,为我们复原了当年中山国手工业制造的兴旺发达。

司马迁的评价是中肯的,中山国王陵出土的各类精美的随葬品,完美印证了这段记述。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3)

发掘现场

在中山国王陵区,目前共发现了3座王陵:葬于城内的中山桓公墓、儿子中山成公墓以及葬在城外的中山王厝(音同“错”,因古字目前不再使用,历史学家用“厝”字指代)墓。

在这些王陵中,这些国王留下的文物,既和当时邻近的赵国、魏国有相近之处,又带有鲜明的草原民族特色,独具一格,让人过目不忘。

特别是其中两件“不走寻常路”的国宝级文物。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4)

王厝(音同“错”,因图中古字目前不再使用,历史学家用“厝”字指代)墓

"史上第一地图":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关于地图我们不陌生,西晋时期的地图学家裴秀曾提出"制图六体"的地理理论,而兆域图的发现则让中国地图的实物提前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被列入当之无愧的国宝。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5)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兆域图的器型是一块长方形铜板,长度96厘米,宽度48厘米,厚度不到1厘米。

背面的中腰两侧各有1个兽面衔环的铺首,正面则是中山国王陵的建筑规划图,体现了除经纬度之外地图的所有要素,包括图形、地形、方位、比例等等。

作为中国最早的地图,最让人心生佩服的是,即便与如今的地图相比,兆域图绘制的精准度也毫不逊色。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6)

铜板兆域图细节

经过与实地墓对照后发现,兆域图显示的方位是上南下北,与今日地图正好相反。另外结合兆域图上刻有以尺为单位的长度,经过详细论证,换算后得知地图的比例为 1:500。

除此之外,兆域图除了详细描述了陵区建筑的规划与分布,还形象标记了表示丘陵坡度等等地势高低的图形。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7)

兆域图图形

可以说是一张2000多年前具有3D功能的地图了。

而从艺术价值上来看,除了是地图,兆域图还是一件精美的错金银铜器。

错金银,又称作金银错,是我们国家在青铜时代的一项绝技,从春秋中晚期开始兴盛。

"错,金涂也,从金昔声"。

这里的"错"可不是如今常用的"过错"的意思,而是指一种青铜器装饰技法。也就是使用镶嵌等技术手段,使用金银在青铜器物上布置装饰图案。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8)

错金云纹敦 战国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进入战国时期,金银错工艺迎来极大发展,如今发现的错金银器具包括各类青铜礼器、器皿、车马兵器等等,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但兆域图与其他错金银铜器不同,它是唯一一件地图。2000多年前的中山国工匠,利用金银丝在铜板上镶嵌勾勒出中山国王陵的规划。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9)

地图细节

首先中心是用金线镶嵌的享堂轮廓,最中央的轮廓线里写着王堂,也就是国王享堂,王堂两侧则是王后享堂。

有趣的是,两位王后的享堂名称叫法存在不同,其中之一为"哀后堂",另一个叫"王后堂",目前尚不清楚这两位之间的区别。

除了大小相等的王堂和两个"后堂",外围两侧分布着两个较小的方形,其中一个标着"夫人堂",另一个字迹不清,这2位应是等级稍低的后妃。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0)

根据兆域图复原

这5座享堂之外,则是用银丝标识的墓葬封土边缘:丘。

从"丘"再往外,兆域图用宽银片嵌出"内宫垣"和"中宫垣"两层宫墙,即使经过千年洗礼,我们仍能看出宫墙的中央均开设有门阙。

从门阙往下则能看出,陵区里还分布着"诏宗宫""正奎宫"和"执帛宫"之类的官署机构。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1)

更加难得的是,兆域图清楚地留下了中山王诏书。位于王堂图形的上部,共3行42个字,大致意思是:中山王命令大臣司马赒修建王陵,违反发令进出的人死罪。

另外从铭文上可得知,兆域图铸成后只有2件。1件葬入王陵,另1件归入司马赒王府。

如今2000多年岁月流逝,王府中所藏的早已不存,而这件王陵中的幸运地躲过时光,留存至今。

除了是中国第一,铜板兆域图还有着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意义。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2)

巴比伦陶地图

目前世界上虽然已知有两幅地图年代上早于兆域图,一件是约4500年前的巴比伦古地图,还有一张是距今约3400年前的古埃及地图,但这两幅地图都只是简单勾勒出的简略图形,不具备比例尺及地形等地图要素。

战国最美办公桌: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从出土文物来看,中山王厝应该是一个工作狂人,因为除了留下亲自校阅的兆域图,他还留下了另一件国宝级文物。

那就是战国总裁风的办公桌: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3)

这件文物一经发现,迅速引起考古学家的极大关注,因全国该类文物仅此一件,极为珍贵,已于2002年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顾名思义,同样是一件金银错工艺精品。

铜方案通高36.2厘米,案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量将近19千克,满布金银错花纹,一眼望去,充满着华丽威严的王者气概。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4)

我们今天常说案头工作,案,指的其实是古代人席地而坐使用的小桌子。

根据《说文》中的定义,"案,几属也。"

也就是说案和几在古代家具属于一个范围。而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案这种器具开始走出祭祀和宴饮的礼仪场合,成为诸侯贵族间流行的室内家具。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5)

曾侯乙墓曾,透雕漆木禁

曾侯乙墓曾出土透雕漆木禁,据考证当时用来盛放祭祀时的酒器,四角浮雕龙纹,四腿则雕成兽形。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6)

木案几,战国包山楚墓出土

战国时期的包山楚墓也曾出土过木案几,用于放置物品。

可见在当时,案也是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平民百姓无法随便使用。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7)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细节图

中山王陵出土的这件案,当时是作何使用呢?

难得可贵的是,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出土的时候,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系列搭配使用的陈设痕迹,如幄wò 帐和屏风,按照战国礼仪,"幄,帐也,听政之处。"有帷幄的地方自然是江湖风云的朝堂。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8)

中山王陵出土环境复原

虽然这些纺织品早已化作尘埃,但它们让当年使用的场景历历在目在眼前。

想象一下,2000多年前的中山国都灵寿城,在巍峨的王宫屋檐下,指点江山的中山王厝正坐在帐幄之内,皱着眉头听着殿堂之内群臣的雄辩,而在他面前放着战报,时而被他倚靠的办公桌,正是这件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从艺术造型来看,和其他战国错金银器不同,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风格,堪称绝无仅有,精美绝伦。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19)

飞龙与梅花鹿

铜案由主体结构、底座、案框和案面组成。主体结构是4条龙、4只凤缠绕而成的镂空形状,与我们今天熟悉的龙不同,铜案上的龙肩伸出双翼,向中间聚拢为半球形,龙尾纠结之间,4面各有一只凤鸟,引颈长鸣,头戴花冠,充满华丽的宫廷风。

仅仅是这龙凤造型就已让人惊艳,而更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的是,底座下部还装饰着栩栩如生的4只梅花鹿,应是两雄两雌,昂首侧卧,四肢卷曲,托举起圆环形的底座。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20)

斗棋承托案框

除此之外,根据专家鉴定,4条龙头上还各有1个一斗二升式斗棋承托案框。这种斗棋承托案框是模仿当时木构建筑挑檐结构一斗二升的形式。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第一次让世人再度有幸目睹这种失传2000多年的战国一斗二升造型,可谓极之珍贵。

2300年前的中国第一酒

如果说以上这些珍宝已足够让人兴奋,中山王陵出土的2300年前美酒,则让人更加惊叹历史时空的传奇。

可见中山王不但是工作狂人,还和当时的很多君主一样,是位寄情杜康的性情中人。

在1974年的发掘中,在中山王墓葬的东库,考古学家发现了子母扣紧密咬合的铜圆壶。

原本看上去和其他随葬器具并无太大差别,谁知取出时方才发现里面大有乾坤:铜壶中竟然有水声!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激动不已。当打开后,工作人员闻到了弥散的酒香,跨越2000多年岁月的美酒,终于冲破了黑暗的幽闭。

根据考古报告,中山王陵发现的古酒,酒液已成近似孔雀蓝,液体中沉淀杂质很多。

经过科学检测,液体中依旧含有酒精,但其中含氮量也极高。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21)

中山王陵酒与酒壶

也许很多人好奇,这壶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酒,是酱香还是浓香呢?

显然两者都不是。2000多年前的中国,还没有发明出蒸馏法。而经过化验,中山王陵古酒也不是果酒,专家推论有可能为谷物或乳制品酿造,度数约莫近似于如今的黄酒。

为什么这壶酒能保存这么久呢?

那是因为铜壶首先密封极好,另外掩埋地下已久,因铜锈腐蚀,壶与盖已基本连成一体,隔绝了氧化挥发的空间,所以得以幸存至今,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酒。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老饕一定想问,这酒味道怎么样?

可惜的是,虽然很多人跃跃欲试,想品尝一口这窖藏2300年的美酒,但酒液在铜壶中深埋千年,成分已发生变化,其中含有大量铜盐和化学物质。

所以只要不想和墓主人尽快见面,我们是注定无法享受这个口福了。

事实上,除了中山王陵出土的第一酒,随后的考古发掘中,依旧屡屡有千年前的古酒发现。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22)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

比如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就曾发现3坛封装完好的正宗"兰陵美酒",和中山王的青铜壶不同,兰陵古酒装在球形的酒坛里,还盖着"兰陵蒸印"的泥封,出土时完整无缺,打开后香气四溢,令人啧啧称奇。

中山国:消失的战国第8雄

无论是兆域图,还是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亦或是山形礼器,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中山王陵的种种珍宝,那就是既有华夏风貌,又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印记。

没错,与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国不同,中山国实际上起源于游牧民族白狄鲜虞部落。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星空里,中山国历经坎坷国运。它曾被赵襄子和魏国两次攻灭,但神奇的是,它竟两次复国,如此几度国灭又几度复活,可以说是历史罕见。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23)

陵墓发掘前影像

如此坚韧的国族,也令人忍不住侧目:这只中山狼,还真的称得上是最有狼性的诸侯国。

而进入大争之世的战国,中山国积极效法华夏,实行变法,一度成为连战国七雄都不敢小觑的"千乘之国",甚至被有的历史学家称作"战国第八雄"。

中山王厝陵墓中的珍宝,印证了此时中山王国的强大。

可为什么仅仅几十年后,中山国迅速崩塌,于公元前296年覆灭在赵国的骑射之下呢?

事实上,答案正与这位工作狂人中山王厝有关。

王厝生于公元前344年,公元前327年成为中山国第五代君主,在他的带领下,中山国攀上了声势的巅峰,但也埋下了覆亡的导火索。造成他死后没多久,面对赵燕两国的围攻,中山国四面楚歌,连兆域图中规划好的陪葬墓都没有完工,沦为彻彻底底的烂尾工程。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24)

首先在对外关系上,公元前323年,中山国在"五国相王"中跟风称王,从此放弃了小国的立身之道"中立"政策,而是不断依附大国进攻扩张,从而四面树敌,孤立无援。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25)

中山国都复原

另外在国家内政上,中山国拿来主义地学习中原各国的养士制度,却无视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军事和农业。

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变法之道,并没有深度推动社会变革,限制贵族权力,让国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狼性和活力。

如此一来,外树强敌,内驱乏力的中山国,拿什么去抵挡胡服骑射后威震四方的赵国士兵呢?

明鲁王陵出土文物(这座王陵不简单)(26)

战国形势图

对此《吕氏春秋》曾精辟总结,中山国灭亡的根源,在于它的"不自知":

"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

可见,战国末期时,史家就把中山灭亡的国族悲剧与庞涓的个人悲剧联系在一起,总结出千古教训: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如果你不自知,不对自己有清醒客观的认识,最后都会走向悲剧灭亡的命运。

阿伦说:

当我们回顾历史,2300多年前,中山王厝的葬礼煊赫非常,他为自己随葬了万千珍宝,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提前为自己的王国陪葬。

不过,幸运的是,230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消失于历史的国之珍宝再度重返人间。

这些中山王陵宝藏,忠实记录了2300年前的中山国兴亡,具有着非凡的意义:

它们让今天的我们,得以窥见中华闪烁古今的灿烂光辉,让后人得以总结国族兴衰的历史密码,让世界得以领略中国文明的传承与伟大!

我是作者史徒行者阿伦,关注我,分享走心历史,行走广大世界。

近期分享连载进行中:

唐朝第一驸马墓,2大谜团揭露无奈人生:我这辈子真后悔娶了公主

子是中山狼!两次复国的战狼中山国,为什么最后被赵国斩杀?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分享、收藏、转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