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志愿工作者的看法(爱心与专业让志愿者更)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奉献、友爱、互助、 进步”的八字精神,是可贵的志愿者精神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志愿工作者的看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志愿工作者的看法(爱心与专业让志愿者更)

对志愿工作者的看法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奉献、友爱、互助、 进步”的八字精神,是可贵的志愿者精神。

“奉献”体现了志愿者活动的原则和前提,“友爱”和“互助”体现的是人性文明、道德善意以及道德观念,“进步”是社会机制的进步和志愿者的进步。

志愿者如何进步?那就是爱心更多些,服务更专业。

最近,我与一批志愿者去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展助残活动,一群聋哑人高兴地为为我们表演节目,她们听不到声音更听不到音乐,但是她们却用美伦美奂的舞蹈艺术感动了我们。我们志愿者很想和这些孩子交流,去帮助他们,但我们不会手语,不知道任何帮助只能当他们的观众,为他们鼓掌。

其实,我曾参加过短期的手语培训。开始兴致勃勃,相信自己能够学会聋哑人的语言,更好地与他们交流,为他们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爱心、真诚和平等。

比划手语确实是一件相当麻烦和琐屑的事,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字都比划到位,必须记住大量的单词词汇,并且动作相当熟练,而我们健全人平时说“口语”张口就来,并尽量简化词语,哪里用得着比划手语如此这般艰苦卓绝的劳动。

从培训班后来后,我偶尔还对着书练习一下,后来工作一忙,就顾不上它了,所学的手语也慢慢地遗忘。现在,我依然不能完全用手语于聋哑人交流,只能简单地比划两下。当初还想好好自学成才,掌握这门“语言”,但在困难面前没有了耐心,失去了信心,雄心渐渐烟消云散。学习手语真的好难。最终,也就没有学会手语。很惭愧。

由此可见,志愿者不付出更多的爱心和真情,就只能是浅尝辄止,就不能更专业;不能更专业,就不能更好地服务,达到预想的效果。

几年前,汶川、芦山地震后,去灾区的志愿者,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救灾专业素养,使得灾区需要的专业志愿者供不应求,而一般性岗位的志愿者又严重过剩。随着时代的进步,志愿服务需要更加精准、高效,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志愿者提高自己专业素质显得十分必要。

对于志愿者而言,进步是人的素质提升,也就是思想的觉醒和技能的提升。志愿服务不是志愿者仅仅满足于献爱心,要做好志愿服务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当代的专业志愿服务更加关注于跨界合作和团队协作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所以,志愿者要加强专业学习,或以自己擅长的专业技能参加对口专业的志愿服务,或参加专业团队,利用自己的时间、专业技能、智慧经验和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无偿、志愿的专业志愿服务。

爱心更多些,服务更专业,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更“进步”。(温江评论员 顾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