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

早期的满族袍服

考古学家认为,满族的先民“肃慎”人从大约3000年起,就生活在黑龙江宁安牡丹江镜泊湖一带,以游猎为生,并且以擅长制造弓箭闻名。南北朝时肃慎又称为“勿吉”,隋唐时期因居住在黑龙江流域而被称为“黑水靺鞨”,以劲健骁勇著称。至辽、金时期又称为女真,并历经公元1115年至1234年间的金朝,在辽,金,元、明时代,女真族主要穿左衽袍服,或圆领或交领,衣长至膝盖与小腿之间,衣身和袖子紧窄,两面或四面开衩。

史称女真族“女子之持鞭驰马,不异于男,十余岁儿童,亦能佩弓箭驰逐”。从努尔哈赤时代向归附的女真部落发放生活用品的记录中也可以看到,各式朝衣、袍子等衣物“按等级全部分配给男女”(《满文老档•太祖》卷六十五),男女通服,并不需要做性别区分。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1)

17世纪初,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并将各部编为“八旗”。1635年,努尔哈赤将族名由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满族在入关以前的袍服,满语称为“衣介”,是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装。每件袍服由整块衣料裁剪而成,基本结构是圆领、大襟、左衽、四面开衩、束腰和马蹄袖,没有任何不必要的系袢、口袋等装饰。这些服装结构都来自对民族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适应。

满族生活在东北地区,那里气候寒冷,尤其是在冬天,需要有抵御风寒的服装,上下一体的袍服显然比上衣下裳结构的衣服更能挡风御寒,宇文懋昭《大金国志》记载女真早期“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衣,衣履稍薄,则坠指裂服,惟盛夏如内地”,因此不论男女贫富,非皮衣无以御寒,“裤袜皆衣皮”。因为皮毛御寒性能好的缘故,满族人继承了女真人爱穿皮毛的习俗,袍服夏季是单衣,春秋是夹衣,冬季则是毛皮质地。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2)

朝鲜人申忠一曾在《建州图录》中描述他所见的努尔哈赤及众将领的着装“头戴貂皮帽,着貂皮护颈,身穿五彩龙纹天盖,上长至膝,下长至足,皆裁貂皮为缘饰。诸将亦有穿龙纹衣者,只其缘饰则或以豹皮,或以水獭,或以山鼠皮。”努尔哈赤与麾下将领的服装等级区分不在是否使用龙纹,而在使用皮毛种类的不同,可见皮毛对当时满洲人的重要意义。窄袖接“马蹄袖”,也是为了保暖的诉求。衣袖宽了会灌风,箭袖即俗称的马蹄袖覆盖在手背上,既可以为手背保暖,又便于双手交叉缩进袖内取暖。颈部通常还有以盘扣系结的立领包裹,以增强御寒的效果。

满族服装除了保暖之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行动方便,满族长期以来是个过着渔猎生活的民族,人人擅长骑射,自然要求服饰合体、简洁,便于骑射奔驰、狩猎战斗。据说少数民族服饰紫国皆左衽的习俗本就源于骑射的需要,一是以右手拉弓弦、挥刀剑时不会拉扯到右腋下的系带,而是左大襟里藏有防身是武器和随身的干粮等物品,需要用时可以方便地以右手掏出,生活方式还决定了满族传统的袍服下摆宽大,在前后左右四面开衩,便于翻身上下马背。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3)

皇太极时代,为了安置新招募和来降的蒙古人、汉人,在原有的“满洲八旗”建制基础上,又于天聪九年(1635)创建了“蒙古八旗”。崇德七年(1642)创建了“汉军八旗”。这些编入八旗中的蒙古人和汉人,享有与满八旗相同的地位和待遇,视同满人,也穿旗袍,在清初就已经满族化了。所以说清代穿旗装的,实际上不只是满族人,还有八旗之中的蒙古族人和汉族人,旗装是旗人之服装,但并不完全只是满族人的服装。

入关后的旗装变化

1644年入关以后,整个满族全部南迁,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骑射活动从日常生活中淡出,于是袍服的下摆由宽大改为收敛,袖口却由窄变宽了。马蹄袖失去了实际用途,平时挽起变成了富有装饰意味的衣饰,只在遇见上级或长辈行礼的时候才左右互相拍打行“掸袖”礼,将马蹄袖放下表示致敬。随着清代等级服制的建立,袍服开衩的数量由功能性的设计变成了区分身份、等级的一种服装特征:“满汉士庶常袍,皆前后开两禊,便于乘骑也。御用袍、宗室袍,俱用开四禊,前后禊开二尺余,左右则一尺有余。”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4)

入关以后,满人学会了植棉、纺纱、织布以及养蚕缫丝,袍服的面料种类变得很多,出现了许多棉布、丝绸质料的旗装。满族女性本就喜好刺绣,爱在服饰的衣襟、鞋袜或荷包、枕头上刺绣鹤鹿、花草等吉祥图案。所以清代女性的袍服在左衽变换成右衽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装饰性,积极吸收汉族的各种工艺手法,并且大量引入汉族服饰中的刺绣纹样,装饰、镶滚变得日益精致和花哨,使得袍服的视觉美感大为增加。

清代入关之处还没有要求中原汉人改易衣冠,自顺治九年起,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废除了明代的冠冕、礼服以及男子服装,要求所有男子剃发易服,统一穿满族人的服装。而对于女子的政策却不一样,推行了俗称“男从女不从”的政策,允许汉族女子沿用汉族女装。而对满族女性,有清一代在服制上一直严禁他们穿汉式袄裙,坚持让他们穿着满族的旗女之袍。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5)

在入关之前,清太宗皇太极时,满族人一面与明朝的军队激烈交战,一面也越来越多的接触中原汉俗、吸纳汉族官吏,有些满族人喜爱汉服、沾染汉俗的事情在所难免。皇太极三令五申,强调满族人必须保持本民族的传统习惯,不许亲王大臣们学汉人的宽袍大袖,要求八旗子弟、宫女奴仆都要穿满族服饰。

据《清实录》记载,皇太极于崇德二年曾对诸王、贝勒说:“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余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易变弃祖制。”在崇德三年,又下谕礼部:“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对民族服饰的坚持,贯穿了清代始末,以保持其民族的独立性。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6)

女装的变化

在女装方面,满族妇女的典型便服是上梳两把头,身穿宽大的“旗装”,足蹬花盆底鞋;汉族妇女的典型着装则为平头圆髻,上穿滚边袄衫,下着长裙,脚穿弓鞋。这两种装束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服装式样最基本的两种形制,即衣裳连属制(深衣制)上衣下裳制。

虽然清代朝廷严禁满族妇女穿着上袄下衫的汉式衣衫,清初满族女性和汉族女性在服饰上尚能保持泾渭分明,但是满汉服饰文化长期交融,清代中期开始,随着当时中国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和各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融合,旗女之袍在样式上逐渐受到汉族服饰风格的影响,吸收了很多汉式服装的造型元素和装饰手法,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和改进。

在晚清,镶滚花边也完全发展成了一种装饰性手法。贵族女子通常在旗装的领、襟、袖的边沿部位用很多道宽图案花边镶滚,滚边之间刺绣的花色图案也极为丰富多彩。当时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的说法,更多的可以达到十几道。经过如此繁琐工艺加工后的旗装、马甲,色彩绚丽,花纹精美,成为女子旗装中最为奢华的装饰成分。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7)

这种夸张的装饰风格在咸丰、同治时期达到了最高峰,据说最夸张的时候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就是在女子旗装上镶滚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一件袍服只能看见花边,而衣服本身的质地、面料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

衣领方面,原本女真、满族在关外穿衣都是立领的,但层叠穿着的衣物只有一件有领即可,所以具体到某件袍服来看,有的是有领的,有的是无领的。清初的旗女之袍也有圆领(无领)和低领的两种,在不用领时颈部也不会完全裸露,而是在颈间加一条白色领巾。清中期以后,采用立领的样式大大增加,而且窄狭的领头逐渐加高,形成了像元宝的侧面轮廓一样的中间低两边耸起的领形,被称为“元宝领”。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8)

衣袖方面,受汉族女装衫袄大袖特征的影响,满族贵族女性旗装的窄紧的马蹄袖被改去,逐渐变得宽肥,还出现了大挽袖、套花袖等款式。“大挽袖”是指袖长超过手臂,在袖里的下半部绣有精美的纹样,穿着时将袖子超长的部分挽起,露出里面的彩绣。“套花袖”也称“补袖”,是指外袍的袖长仅仅过肘,在袖内另接一段与袍服颜色不同的面料,穿着时内袖长于外袖,长出的一截内袖也展示出各种精美的刺绣纹样。这些在衣袖处玩出的花样,都是习自中原汉服女装的设计细节。

在嘉庆十一年和二十二年,嘉庆皇帝两次下谕,重申八旗女子不可效仿汉族服装,对八旗女子模仿汉族妇女衣着、擅自改变衣袖宽度的风气予以严厉斥责:“倘各旗满洲、蒙古秀女内有衣袖宽大,一经查出,即将其父兄指名参奏治罪。”可见至清代中期,满洲女性加宽旗装衣袖的行为,已经普遍到令统治者对能否保持满洲服装的民族性感到忧心。于是道光以后,形成了以白色挽袖代替马蹄袖的旗装特点,既满足了满族女性对宽袖时尚的追求,又以变通的形式保持了旗装与汉装不同的独特样式。崇彝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清代中后期满族女性拜年时“以氅衣有绣花挽袖加卷领为恭”,说明挽袖已经完全取代了马蹄袖在礼仪场合表达恭敬的象征意义。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9)

衣长方面,最初满族女子与男子一样擅长骑射,所以所穿旗装也与男子的样式相似,前后左右四面开禊,衣长直到小腿,便于骑射活动。但随着满族女性,特别是上层宫廷女性的生活越来越局限在高墙深宫之内,对旗装要便于活动的要求就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美观的追求。普通旗装的衣长增长至脚踝,贵族女子和宫廷嫔妃因为穿“花盆底”旗鞋,衣长甚至超过了脚。以遮盖住鞋子。旗鞋的木底高度一般在5至15厘米之间,穿上以后要求女性体态端庄才能站立行走,而且旗鞋由旗装下摆挡住部分,视觉上大大增加了女性的身高,再加上头梳旗妆髻“如意头”,更显得身材颀长、比例匀称,颇具美感。

衣饰方面,旗装上缝制的滚边,最早是用来加厚、修补衣服上容易破损的部位,例如袖口、领口、下摆这些穿着时经常产生摩擦的位置,具有比较明确的实用功能。自清代中期开始,官宦女眷们越来越注重旗装上的镶滚和绣饰,一直在追求服装的华丽和生动之气,夸张的款式、精致的细节处理、铺张的用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色,继而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女性着装风气,向着精细奢华的方向发展。

清朝女子服装等级(男从女不从满清入关前后服装的变化)(10)

清代旗装的工艺繁复,是历代袍服所不及的。天子贵胄朝袍上盘金满绣的团龙、团蟒纹样精细华美,在历代服装中可以称之为“最”。官宦女眷制作旗装用的面料大多是精美的绸缎,为显示穿着者显赫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又在衣料上以写实的手法绣出带有各种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一袭旗装绣花图案面积可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费工、费料超乎寻常。这种用料、选色的华丽取向,正好成为区分着装者身份等级的界限。宫廷旗装按官品等级选用华贵的面料,如缎、绡、绸、纱及剪绒织物,并且用色明朗、艳丽,平民的旗装则多用些素净、灰暗的颜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