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消除不被认同的负罪感(如何摆脱负罪感)

怎么样消除不被认同的负罪感(如何摆脱负罪感)(1)

图画:焯焯

案例——

每次走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总会感觉特别的难受。我如果不主动跟他打招呼,我会觉得自己对不起他。哪怕遇到即使讨厌我或者我讨厌的人也是如此。我心里也时常告诉自己:别人也没主动问候你,所以你没有主动问候别人并不是你的错。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负罪感还是一直跟随着我无法摆脱。

解析……

一个人养成的习惯是从孩童时期开始的,比如几岁的时候,我们的父母、长辈就会告诉我们:见人要打招呼啊;一定要叫人啊,不叫就不礼貌了;其实,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只知道不这么做就会被父母指责和教育,有时也会被其他人嫌弃和谩骂,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礼节,这就是为人处世的方式,只是为了不被别人骂而去做的。

那么,到底在路上要不要和认识的人打招呼呢?答案很简单,想打招呼就打招呼,反之就不做,也都是心情(情绪)使然。这里主要说一下不打招呼会有什么后果?最直接的就是会让对方觉得你今天肯定有什么事儿阻止了你打招呼这件事,如果是体谅理解你的人,也就不会计较,还会主动问候你;另外,就无所谓的,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喽,相安无事,各做各事;再者,就是你不理他,他会各种诋毁你,指责你,如果是这样的人,你不理也就不理了。这样分析来看,反而更真实地反应了你的人际关系,所以对于关系来说,打不打招呼并不是直接能影响的因素,那么,也就不必太自责,接下来就是要加强自我资格感的练习了。

负罪感、内疚感和惭愧感都是属于资格感不足的表现,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无所谓”的态度。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的认为引导自己面对外在的状态,在我们还没有真正接触到外界时,已经在脑子里完成了加工(提前设定,也是习惯),比如我们本来想着要打招呼这件事,但是还没到眼前脑子就开始设定要用什么方式,说什么话来实现,还有就是要看着对方的表情来思考要不要打招呼,等到了跟前就发生了变化,与想象的相差甚远,出乎意料,因为我们想的是自己要做的,却不能设计对方如何回应我们的方式,所以,不是刻板设计,而是随机而动,这一点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对于资格感不足的人来说就是挑战了。

资格感的“无所谓”练习,先从关注自己“能做到”的事儿开始,哪怕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比如自己做的饭,不和别人比,只要你自己能吃,觉得好吃就行,与旁人无关,因为别人的评价“无所谓”,又不是给他们吃……这样的简单操作多做,渐渐地去做自己想做而害怕的做的,比如有的人怕唱歌(五音不全),但是想唱,那就先去KTV独自嘶吼,再到空旷的地方,然后在陌生人面前,最后尝试去参加派对,一步步地,这都是一个过程,当然,也有的人突然被“逼”出来,都是正常的。无论怎样,目的就一个:我愿意。只要自己知道自己做到就行了,你不是任何人,别人也不是你,你只能是你自己,也只能成为你自己,多去给自己这些暗示,资格感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了。

延伸一点还有关于“拒绝”的内因,怕跟别人打招呼被拒绝,那么,自己就需要先学会“拒绝”,这个点的最根本部分是要有自己的原则,比如只和自己感觉好的人打招呼,陌生人或者即使认识但感觉不好的人就不打招呼了,省精力,也不耗能,就不纠结了。所以,要把自己的原则清晰化,刻板化,先做一个“盾”在这里,慢慢地再去改变,或者不改变也没问题啊,这时就要知道改与不改不是因为外在的环境,而是内在发生了变化,这才是真正的改变,否则就是顺应,随波逐流,那时会很被动,很难受,很悲哀,因为,丢了自己。所以啊,资格感也可以从拒绝开始,只要自己想要的,当周围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你想象一下你将会变成什么样?

总结,案例中的情况是非常日常化的表现,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只不过大部分人灵活处理,还有些人就和案主一样纠结,自责。这不是病,也不是问题,只是一个现象,去弱化它,接受它,融合它,你本来就与众不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