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

二十节气中,芒种之后,就是夏至。

夏至,既夏,也至。

既夏,即为夏大;夏大之日,正日当空。

也至,即为极至;至极之日,昼日至长。

“夏至”节气自然景象就体现“夏”和“至”上——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

01

夏至之日,最暑热天在其后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

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

夏至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2)

夏至,太阳北行的转折——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

夏至过后,

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

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

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

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在经过南返,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3)

夏至,盛夏的起点,最热暑天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

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因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

虽还不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入伏”不远了。

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夏至”之后,是“小暑”,“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天出现在“大暑”。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4)

02

夏至之名

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夏至之名由来——

据陈希龄《恪遵宪度》解释“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5)

夏至之日“立竿无影”奇景——

在夏至这天,

正午时分太阳呈绝对(接近)直射状,

北回归线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奇景——

正午太阳直射“立竿”,其影完全与立竿垂直重合,所以看不到竿影。

“立竿无影”现象只发生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一年中都有两次太阳垂直射向地面的时刻。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6)

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

位于广东省北回归线以南的湛江、茂名、阳江、云浮、肇庆、江门、佛山、中山、珠海、深圳、东莞、惠州和汕尾等城市,一年中都可看到两次“立竿无影”

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可于夏至日前后几天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观察一下“立竿见影”如何变成“立竿无影”。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7)

夏至,夏大之极至——

至,到了极至;夏至,夏到极至。

地球离太阳最远的一天,是远地日。

因为最远,这一天是太阳相对地球最高的一天。

因为最远,这一天是太阳相对地球的引力最小的一天,

因为最远,这一天是地球自转速度相对最慢的一天,

因为最远,这一天是太阳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

夏至这天,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长达到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极越明显的缘故。

03

夏至很夏,很大“夏”

夏至之日,昼日最长,为最大夏之日。

普日之下,独我夏最大。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8)

自我为大,自称我为“夏”;

自称“夏”,我为大夏之人。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9)

▲ 夏-小篆图形

会意合体字,按照小篆字形,页臼夊为夏,从页,从臼,从夊。

页(xié),人头;臼(jù),左右两手;夊(suī),倒右足止形。合起来象人形。

两手“臼(jù)” 合抱合捧人头“页(xié)”,有表示“大、臾、丰腴”之义。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0)

▲ 夏-金文图形

按照甲骨文形,人头页顶上有日,表示太阳“日”正当人头“页”上空为“夏”:以此表达“夏”有“大日正中午,大日当空”之义。

其义可理解为——普日之下,独我夏人最大。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1)

▲ 夏-甲骨文图形

综合在一起,

其本义:① 古代华夏人自称,中国之人自称;

(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

② 大;自称我为大。(自称,自我,自我“夏”为大)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2)

04

夏至之“至”

夏之“极至”而“至”来

,倒交于一为至。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3)

▲ 至-小篆图形

象形指事字。从一从倒交,一指地;倒交指从上而下方向。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4)

▲ 至-金文图形

“一”,指地,表示土地;金文图形中也有以“土”表示。

“一”在“至”内表示“极地、到底”之义。

“交”,象人交足立形,头顶向上;倒“交”,象人交足倒立形,头顶朝下;

倒“交”在“至”内表示“从上而下”的方向;人倒头顶地,到了尽头极限。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5)

二者合一,

“至”为倒“交”于“一”,二者相互表达,从表达出:

①极至,极近;从上而下头到地,彻底到头了。表示“极至、至近”之义;

②到来,从倒的方向而来;“从上而下”之方向而来,也表达出“从远而近、从外而内”而到来。

这就是“至”字之字内思维: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6)

▲ 至-甲骨文图形

本义:① 极近,极至;

② 到来,到达;

05

夏至有三候

夏至节气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7)

鹿的角朝前生,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与“鹿”相对的是糜,糜因属阴,糜之角则在冬至日才脱落。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二候蝉始鸣: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8)

蝉鸣:蝉的成虫只有雄性会鸣叫。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蝉的成虫只有雄性会鸣叫,吸引雌性前来交配,大部分蝉在交配之后死去,只有夏天才会有蝉鸣。

三候半夏生: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19)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半夏之“半”,可理解为“仲”;半夏生可理解仲夏生。

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06

夏至诗句

《夏至》

西汉·司马相如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

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20)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21)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小学生讲解24节气夏至 汉字节气课夏至(22)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关联阅读:

汉字节气:“芒种”也“忙”也“亡”,理解“芒”字思维表达

汉字博物之节气:“满”有字慧,小满,渐满,不大满

节气、气候是怎么来的?


我是 @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人字学习法、说文解字、汉字思维、快速识字、国际中文,汉字博物】

想提升自己的汉字教学能力!请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