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

防御性驾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早先流行于英、美等国家,现广为世界各国所采用。成效显著。目前,我国防御性驾驶理论研究与推广运用仍处起步阶段。(建议在WIFI状态观看)↓↓↓

什么是防御性驾驶呢?

防御性驾驶技术是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简单明了、科学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它能帮助驾驶员更清楚地了解人类的“生理缺陷”、更全面地观察并了解驾驶环境、更准确地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更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

开车时若养成推测下一步

可能发生意外的各种状况

进而避开危险

就是防御性驾驶的精神哦

如何学习 " 防御性驾驶技术 "?

想学会 " 防御性驾驶 ",

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预估风险、放眼远方、

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

1

雨天驾驶:我们会遇到路面积水;

2

通过十字路口:我们会遇行人、非机动车、甚至机动车突然闯红灯;

3

临近高速公路出口:我们到遇到车辆突然减速、变道 ;

4

超车时:我们会遇到被右侧车辆遮挡住右前方的视线;

5

车辆碰撞或失控后:驾乘人员经常会被甩出车外 ……

类似这样的潜在危险还有很多,而且经常反复出现在我们的驾驶环境中,这就需要我们养成提前分析预测风险的良好习惯,以便提前采取措施,防患未然。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1)

放眼远方

行车过程中,我们需要搜索前方至少15 秒范围以外的交通状况,以便提前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影响我们安全驾驶的各种情形,为我们下一步采取行动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2)

Q

为什么需要将目光引导到距离15 秒远的地方呢?

根据有关实验表明,正常行驶中,从获得视觉线索到判断是否有潜在危险再到决定如何处置这一 " 感知、分析、决定 " 的过程一般需要 6~8 秒钟,而从 " 决定 " 到 " 操控实现 " 还需要 6~8 秒钟。

Q

如何判断 15 秒钟的距离呢?

我们可以采取" 乘 4 法则 "进行计算。乘 4 法则:距离 = 速度数值(公里 / 小时)*4。 比如:以每小时 100 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我们需要看到至少 400 米远的地方。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3)

顾全大局

驾驶时,我们需要保持不间断地、有序地搜索车周边 360 度空间的交通环境,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并有意识地避免被周边事物分散注意力。驾车时我们的眼睛要像雷达一样不断地扫描,做到眼睛在任何事物或方向上停留的时间不要超过 2 秒。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4)

比如——

1

在变更车道时,不要仅仅依靠后视镜,其他车辆往往就在我们两侧的盲区内;

2

在减速停车时,不要以为后车就一定会和我们一样安全停车,走神的驾驶员和刹车失效的车辆经常都在发生;

3

在转弯时,不要只注意前轮的周边情况,而忽视观察后轮的周边情况。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5)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6)

留有余地

驾驶时,车辆往往都是在流动变化的车阵中前行,这就需要我们的车辆与周围的车辆时刻保持足够的安全空间,以便从容应对各种危险的出现。

行车时,保持四秒钟的安全距离,即驾驶员反应时间一秒钟,前车制动与本车制动前后时间差一秒钟,处理紧急情况、突发意外情况两秒钟,如下雨天还要再加上一秒钟。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7)

Q

怎么知道 4 秒是多远距离呢?

在道路前方选择一个固定的位置或参照物,当前车车尾超过参照物是开始数数,1001、1002、1003、1004,如果还没有数到 1004 就到了参照物的位置,这就说明离前车太近了。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8)

引人注意

在驾驶过程中,我们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别人注意到我们,比如: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别人看不清我们;在我们进入车辆盲区内,别人看不见我们;在我们变更车道转弯前,别人不知道我们;在我们需要别人让行时,别人不理解我们,等等。

面对这些情形,我们就需要通过灯光、喇叭、甚至手势让别人注意我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否则,我们引以为豪的驾驶技术将变得毫无价值。

驾驶人要有预估风险存在的强烈意识,做到防范未然,同时,通过放眼远方和顾全大局尽可能的提前、全面搜索出各种危险源,并通过留有余地和引人注意来远离危险或消除危险。做到不主动发生交通事故,不被动涉及交通事故。

以下此片已被热传,请大家观看的同时也告诉家人朋友,让更多驾车者学习!

行车在路上记得这五点:

预估风险

放眼远方

顾全大局

留有余地

引人注意

做到不主动发生交通事故,

不被动涉及交通事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