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户口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

逾13万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户口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1)

农民日报记者 李飞

近日,安徽凤阳小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10个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登记证书,标志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取得新进展,规范化管理迈上新台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首次有了“身份证”。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央行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的通知》,明确登记赋码的对象主要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将农村集体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而成立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组、村、乡(镇)三级。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3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共确认集体成员2亿多人。各地新成立的组织迫切需要办理注册登记,并取得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已在地方领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也需要换证赋码。

按照《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的职能部门,县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负责向本辖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登记证书,并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领取到登记证书的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到相关部门办理公章刻制和银行开户等相关手续。完成改革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登记时,名称中应含有“经济合作(经济联合)”或“股份经济合作”字样,且只能使用一个名称。

“有了这张‘身份证’,我们就可以开设银行账户,开展市场经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了。”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代表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取登记证时说。小岗村于2016年10月启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小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吸纳社员1028户,并于今年初进行了首次分红。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首次获领“身份证”,是近年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议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确保2019年基本完成清产核资、2021年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以改革新成效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另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集体账面资产总额3.44万亿元,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66.9亿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的就是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使广大农民群众与集体经济的关联更具体、更明确,变过去的“人人有、人人没份”为现在的“人人有份、人人有”,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关心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把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起来。

“真金白银”惠及全体股东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户口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2)

湖南省第一个获得”身份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湖南长沙市雨花区井塘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两名股东手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十分高兴

图文:农民日报记者 杨娟

“作为湖南省唯一、全国第一批获得‘身份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意味着合作社有了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能更好地开展经营活动、更好地管理村集体经济、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井塘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雨花区井塘社区筹建委员会主任王振凯说。

井塘社区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郊区。在城市化过程中,井塘没有把土地一卖了之,而是将资产量化合作开发。以2013年7月31日为基准日,井塘社区筹建委员会经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配置等工作,将全村资产量化,配置股东3504名。全村留够了20余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每年能带来至少2000万元的租金收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有了“身份证”,对外开展经营活动更容易被各方面认可、接受。变化之一在于,井塘社区筹建委员会是由井塘村委会向井塘居委会的过渡机构,在银行开不了户,不能提供发票给房屋租赁方,直接影响村集体发展物业经济,间接影响村民的分红收益。如今,新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能够开设银行账户,进行市场经营活动,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改革后,合作社将最大程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利益。王振凯解释,尽管按照全村资产量化,村里有3504名股东,但过去村里都是以村集体公司长沙鑫美景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主体开发村集体的土地,但公司是有股东限制的,只能采用股权委托持股的管理模式,即委托其中5名作为公司股东。因此,从法律上说,这是5个人的公司,假如5个人中间一旦有人有经济债务纠纷,公司可能被冻结,这样必然会影响到3504名股东的利益。而成立了井塘股份经济合作社后,集体资产一次性配置给全体股东,股东按份享有、直接持股,管理机制得到优化,避免了风险,股东将更加关心集体经济发展,积极主动参与监督。

此外,王振凯坦言,井塘集体经济主要来源是自持的商业物业,如按照税收政策,20%的税收将成为村集体一笔巨大的支出。“目前,政府为鼓励集体经济发展,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就契税、印花税等税种的减免进行了明确,相信政府还将陆续出台更多的政策,届时,将有更多‘真金白银’惠及全体股东。”王振凯说。

“名”正了“言”顺了,做事才能成

农民日报记者吴晋斌

“好处体现在三个实,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实了,村集体经济有了自己的实体,农民的资产性收益实了。”11月21日,山西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乡窑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润全说。11月16日,窑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一,领到了首批“身份证”。

自去年5月,杏花岭区被确定为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以来,窑头村的改革工作逐步推进,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并率先为881名成员分红72793元。

“国家给村里发了证,那就是从法律上对村里股份经济合作社政治身份和经济地位的认可,我们农民就吃了定心丸。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成了股东,集体资产用在哪儿,怎么用,收益怎么样,都和我们的钱袋子息息相关,我们参与村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窑头村村民赵锦荣说。这意味着,窑头村的改革正在释放巨大的活力。

“我们处在城郊,不少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大量土地闲置,怎样让土地有人种,让集体资产有增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了开门的钥匙,股份经济合作社让那些离开土地的人持股外出,有了收益,没了担忧,村集体经济发展了,人人得实惠,很多事情不仅没了阻力,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反而成了动力。”窑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润全说。

“社会认同也得到提升,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有了市场地位,参与经济活动就明正言顺了,比如融资难的问题,现在有了市场身份,村集体对外融资很容易得到银行的认可。以前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它经济主体不能区别,不仅难以对接惠农的资金项目,而且很难和银行直接对接融资,没有政策和金融的支持,严重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杏花岭区副区长蔡献君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