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打工过节吃什么(安徽黟县人过年互相吃请做客)

1月15日,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在浙江打工、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的小胡,提前请了假,早早回了安徽黟县老家老家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不仅要祭灶王爷,还要上山祭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过年打工过节吃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过年打工过节吃什么(安徽黟县人过年互相吃请做客)

过年打工过节吃什么

1月15日,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在浙江打工、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的小胡,提前请了假,早早回了安徽黟县老家。老家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不仅要祭灶王爷,还要上山祭祖。

“祭灶”过后,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在黟县,从腊月初八那天,就已经拉开春节假期的序幕了,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城市里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这个最大的“团圆节”,才算是落下帷幕。说来这就是一个多月了,可是在黟县,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互相吃请做客,还可以持续到农历三月三,这个春节长假真是长得“逆天”了。

腊月初八,大扫除之后,黟县家家户户开始打冻米糖、打食桃、包粽子、祭灶神、采买年货……这种忙碌要一直持续到除夕夜。黟县有句俗语“假忙三十夜,清嬉初一朝”,从腊月到三十晚,大家要准备年货,张贴春联,即使在除夕这天,也因为要烹饪除夕夜的团圆饭,忙碌各种琐事,一刻都不得清闲。只有到大年初一这一天,把一切都收拾妥当,才真正是徽州人清闲下来,安安心心享受过年时光的日子。

新年第一天,大人们会早早起床,在家门口放一挂鞭炮,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小孩们则穿上新衣,挨个到相熟的长辈家拜年,长辈将提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孩子,或者抓起一把瓜子、糖果等塞到孩子手中,孩子们就这样带着满满一口袋的吃食回到家,放下吃的,拔腿再去下一家拜年,这时候红包比吃食的吸引力更大。

这一天大家不用剪刀、不动针线、不扫地、不倒垃圾,这样才不会把财气外流。家门口地上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一早放鞭炮遗留下的爆竹纸屑也不能扫掉。

大年初二,是传统的“回娘家”的日子。这个时候,特别是在徽州农村的土路上,便可处处看见左手拎着礼品,右手牵着胖娃娃回娘家的媳妇。还记得小时候,往往是在头一天,嫁到不同村里的几个姨妈和我妈,便会早早约好第二天回娘家的时间点,这样经常能在外婆家的村口相遇。手艺好的大姨一大早就赶回家帮外婆洗菜烧菜,我妈和三姨、小姨或者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聊天,或者搬张桌子到屋外打牌消遣。外公会提前买好我们都喜欢吃的饼干放在房间里,我们几个表弟表妹们欢聚一堂,大家打打闹闹,偶尔再溜回房间偷拿几个饼干吃,格外惬意。

其实,回娘家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便是所有姨和舅们要坐在一起通个气,各自定好自己家请客的日子。你家排定初三,他家排定初四,大家提前排好时间,免得请客的日子撞到一起,分身乏术。

从正月初三开始,徽州人就正式开启新年请客做客的日子了,这也是我小时候最期待过年的理由之一。

所谓请客,就是由某一家定好日期,比如初三这天大姨家请客,那其他所有亲戚这一天一大早就去大姨家里吃早饭,而后在她家吃中饭,一直到吃完晚饭再回家。其他人则统称这一天去大姨家做客。早上客人来了之后,请客的人家早早就摆好“锡格子茶”(锡格,指的是黟县人家独有的、盛装地方茶点的锡器工艺品,这里指代黟县特有的一些点心,如红纸包、寸金糖、渔亭糕等;“子”在黟县方言中的鸡蛋,过年时一般是茶叶蛋;茶就是茶水),然后热情地招呼,“来来来,吃鸡子(鸡蛋),喝茶”。如果没吃早饭的,那就再吃一碗徽州浇头面,如果吃过早饭再来做客的,那就一个劲地劝你“吃鸡子,吃鸡子,再吃一个添”。

有的人家,亲戚朋友多的,往往出了正月还在外面做客,所以我们老家又有一句俗语说:做客做到三月三。

在正月里去人家家里做客,一般都要带上礼品,遇上亲戚家的小孩,长辈们还要包个红包,许个美好祝愿。

徽州地区“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过年的活动也不尽相同。在有的地方,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要“嬉龙灯”,这并非仅仅舞龙,而是舞龙、舞凤、舞狮、舞兽的统称,并配有“地灯”,也就是在嬉龙灯过程中以流动的形式穿插着地方小戏(目连戏等)的表演。嬉舞时在龙身内点燃烛火,由十数人手执撑杆,在龙珠的引逗下,边走边舞,配以锣鼓和爆竹。舞龙之前必须去村外龙脉山岗“接龙神”,舞龙表演全部结束了还要“送龙神”,有接有送,充分体现了徽州人的礼貌礼节。

还有的地方年俗是舞大刀,祈求一方平安,风调雨顺;有的地方叠罗汉祈求新年好收成、四季平安、人丁兴旺……到元宵节这天,有的村里还会“嬉鱼灯”闹元宵,通过这一活动,村民祭拜祖先、祈求一方平安。虽然年俗不同,但是每一种新年庆祝活动都寄托着徽州人对来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

正月过完,春天也来了,徽州的农忙生活也要开始了。“做客做到三月三”这句俗语的下半句便是“只吃不拿”,指的是即使再去人家家里做客,只是去吃个饭,不用带礼品去了。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忙活新一年的农活了,往往是从地里劳作回来,洗个手就直接去请客的人家里吃中饭了,也就顾不上再带礼品了。

“三月三”之后,黟县人的春节也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结束了。人们振奋精神,又开始了一年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日子,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程秋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