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有问题是精神有问题吗(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割存在)

曾睿:

《我读感知论》随想录(75)

感知存在的环节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质还是意识,这是个争论了几百年的问题,认为本源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认为本源是意识的是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形成长期的对立,似乎本源非是这两者中的一种不可。然而,事实哪有那么简单,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唯物主义无法回答物质是什么,唯心主义无法回答意识是什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唯物主义把世界定为物质的存在,物质从哪来无从得知;唯心主义把世界定为意识的存在,意识从哪来也无从得知。

认知有问题是精神有问题吗(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割存在)(1)

其实,我们如果换种思维就不会夹在可知与不可知的矛盾中了。物质从意识中来,意识从物质中来,这又有什么问题?存在同时产生物质和意识,本源就是物质和意识的交互运动,意识反映物质的存在,物质确定意识的存在。西方唯心论者笛卡尔试图将物质和意识统一起来,寻找唯物唯心之外的存在,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物质和意识能统一吗?统一在哪里?似乎我们看到的世界不是物质的存在就是意识的存在,我们找不到物质和意识共同存在的理由,存在要么是物质,要么是意识,除了这两者间不可能是其他的,而且本源必须是其中的一种。

存在就是在感知,存在是什么?感知运动。那么感知运动是什么?感知运动和我们说的物质运动是一样的,只不过感知运动更全面、更准确。说物质在运动没错,但是物质为什么运动,唯物主义又无法回答。物质运动的前提不能忽略观测者的存在,这里面是一个分水岭,量子力学证明了没有观测者,物质也不存在。我们能证明没有意识存在的物质世界吗?不能。这种绝对客观的物质我们只是想想,它存不存在还不知道,而且既然无法证明那肯定不存在,因为能证明物质存在的就是意识。

存在中的意识和物质似乎不能分割,这和我们的思想观念大为不同。我们认为存在不是物质就是意识,物质和意识有本质的区别,不可能会出现既是物质也是意识的情况。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存在就是在感知。物质和意识同时存在是为了满足在感知的环节,存在从在感知开始,到在感知结束,在感知起于非感知,非感知在在感知中表现为不存在,但却存在于在感知的另一面。在感知的一面是感知界,在感知的另一面是非感知界,感知界可感知,非感知界不可感知。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感知存在的环节,感知意识→感知运动→感知内容。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容就是由感知意识来的,所以世界的本源是感知意识。这不禁让人们懵圈,这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么,意识决定物质。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下,没有客观存在的物自体,都是感知意识,去掉客观存在的物自体,意识和物质是想通的,意识就是物质,物质就是意识。这里要说的是,感知意识和唯心意识有天差地别的不同,所有生物的意识之和是感知意识,唯心意识是指个人心的意识。不要以为感知意识产生感知内容就说是意识决定物质,其实是相互决定的,这和大能决定小,小能决定大一样。感知意识之所以说是存在的本源这是因为一切存在都离不开感知的意识。

认知有问题是精神有问题吗(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割存在)(2)

感知意识来自于非感知,它创造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出于一套规则和逻辑,这套规则和逻辑就是感知规则和逻辑。感知运动就是感知意识通过感知规则和逻辑创造存在的过程。这套感知规则和逻辑可以理解为生物本身,每一个生物都是一套规则和逻辑,感知意识就通过生物来创造物质的存在。这一点我们可能不理解,我自己怎么就是一套规则和逻辑了呢?因为人和其他生物的感知不同,这个不同就是规则和逻辑的不同,规则和逻辑致使不同生物之间有不同的感知事实和感知结果。虽然如此,人与其他生物的感知意识却是相同的,都源于一个本体,即感知意识本体。

我们可以具体来分析一下感知存在的环节,感知意识→感知运动→感知内容,感知内容因感知意识的感知规则和逻辑而不同,感知意识用人这套规则和逻辑创造的是人的存在,用鸟这套规则和逻辑创造的是鸟的存在。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感知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虽然都是人这套规则和逻辑,但所处的环境不同,感知内容就不同,还有感知方式方法的不同,人这套规则和逻辑被多用,用于各个方面,所以人的长处不一,这就表现为有些人会这,有些人会那。

最后来说一下,感知存在的环节是不能拆分的,单独的感知意识存在没有任何意义,期间的环节必不可少。存在从感知意识出发到感知内容结束,都在在感知中,人不能把感知意识理解成静止的“态”,而应该理解成运动的“在”。感知意识在感知,在感知运动和感知创造,感知内容就是它运动和创造的产物。所以,当我们有不满意的内容时,可以检查自己的意识,改变意识可以改变内容,内容就是现状。包括生病也是如此,生病是我们意识紊乱的表现。人改变感知意识其实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观念,思维观念一变,人就会产生对事物新的看法。

认知有问题是精神有问题吗(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割存在)(3)

物质和意识谁更重要没有意义,因为物质和意识都是感知存在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