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

《雪中悍刀行》电视剧热播,口碑从最开始的书粉狂黑,到现在逆转,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在口碑回升上,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编剧王倦。

王倦这个人,只能有离谱两个字来形容。鬼才编剧,从《大宋少年志》到《庆余年》,再到《雪中悍刀行》,经他笔下的ip都焕发了新的生机。

似乎王倦的天赋就点在了改造世界上,很多的配角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

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前几天领盒饭下场的吕钱塘。

书中的吕钱塘

吕钱塘在书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配角,他的出身一笔带过,唯一出彩的大概就是芦苇荡一战,换掉了伏将红甲之中的火甲。

吕钱塘是什么人呢?

一个剑客,一个去北凉王府听潮亭偷武功的剑客。

被抓了之后成为了徐凤年的护卫。

他为什么如此忠于北凉?

因为武功吗?其实说服力还是不够的。

因为畏惧北凉吗?那为什么吕钱塘不畏死?

因为剑客的恪守诺言吗?

一个无人关注的配角,却在电视剧中令无数人感慨。

少年探花,意气风发

离阳王朝有个北凉王,兵权在手,是皇室的心腹大患。还有一个靖安王,当年参与过夺嫡,失败之后被安排在青州防备北凉。

北凉王世子徐凤年,三年游历六千里,一人一仆一马,正要回家,大幕拉开。

相比于书中直接回家,王倦在电视剧的开头就为观众奉献了一个他最擅长的布局。

青州的财政大权在林家手里,靖安王安排了第一批西楚大戟士残军刺杀,王倦把鱼幼薇的刺杀安排成了第二次刺杀,而林探花则是第三次刺杀。

林探花的刺杀不论成功与否,林家都是勾结前朝余孽,灭门大罪,靖安王可以顺利接手青州财政大权。

可没想到老狐狸徐骁技高一筹,接手林家的竟然是北凉暗子王林泉。

至于林探花,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棋子罢了,他的出现只是因为他姓林。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徐凤年和徐骁先后问过林探花叫什么名字,林探花没等开口,两个人都说,算了,不重要。

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1)

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2)

这句“不重要了”,真的是令笔者拍案叫绝。

棋手看的是整盘棋局,谁又在乎一个被牺牲的棋子叫什么呢?他只要姓林,或者说能牵扯到林家,就足够了。

但林探花真的无足轻重吗?在离阳,探花还是值钱的吧。进士科三甲的学问不会差太多,但是探花郎必须长得最帅。这种才貌双绝的才子,竟然成为了政治上的牺牲品。

林探花的出场,就注定了他的结局是悲凉的。

深陷疑局,自我矛盾

林探花不懂,他是为民请命,为了抨击残暴的北凉,为了制止那个荒淫无道的世子徐凤年继承北凉王爵,为了天下太平,他怎么就成了棋子了。

在剧中,林探花站街怒骂北凉王和北凉世子的时候,老百姓像看猴戏一样看他。他以为是大家都麻木了,被压得没有骨头了。

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3)

他却没曾想过,被骗的人到底是谁。

北凉有错吗?徐骁只是为了争一个世袭罔替,保护孩子,顺便为妻子报仇。

皇室又有错吗?狡兔死,走狗烹。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不是所有皇帝都是李世民,大多数都是朱元璋和赵匡胤。

他们都没有错,他们都是在实现自己的目的。

剧版的雪中借用林探花这个角色,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诡异的王朝。枪杆子和笔杆子的对立。

舆论话语权在少部分的读书人手里,也许如果没有这个阴谋,林探花会成为翰林,一步一步走入朝廷中枢,成为那少部分的读书人,或者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被害被贬。

但此刻的林探花,与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认为胸中有大义,不吐不快。认为徐骁名为北凉王,实为国贼。

政客是丑陋的,读书人是纯粹的,只不过后来有些读书人变成了政客,继续欺骗罢了,

哀莫大过于心死,探花之殇

后来,那个意气风发的探花郎死了,只为了保全家族中的老弱妇孺。

这世间少了一个挥斥方遒的林探花,多了一个赤霞剑客吕钱塘。

君子重诺,吕钱塘用他的命换来了母亲的活路和林家的活路。

他无时无刻都在纠正,“我叫吕钱塘”。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并不重要,但他似乎是在反复告诉自己,自己做的错事,要承担责任。

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4)

赤霞剑和书中不同,林探花虽然有一身武功,但终究不过是江湖二三流高手。可赤霞剑诀可以帮他成为高手,成为徐凤年的护卫,代价不过是他的命。

吕钱塘的命不值钱,林探花已经死过一次了,吕钱塘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林探花的死有价值。

其实探花郎真正死去,是在吕钱塘见到林家老夫人,他的生母之后。

“宁愿你死了!”

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5)

“我林家书香门第,最讲礼教法度。徐骁实为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直到这一刻,林探花才彻底死了。

吕钱塘这一路上见了不少事,和徐凤年聊了一些,在他的认知里,徐凤年似乎没那么坏,北凉也没那么坏。可为什么他的母亲也觉得北凉是国贼呢?

也许这一刻,吕钱塘明白了,不只是他,哪怕是林家,也不过是任人摆弄的棋子,他们不配知道真相,而真相恰恰是国贼告诉他的。

徐凤年夜话了吕钱塘,你可以走,我会把你母亲和林家人送回北凉,你们一起过日子吧。

吕钱塘却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这一生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但是我答应过你,用我的性命,护你周全。”

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6)

吕钱塘说,“就算是像我这么失败的人,也想说话算话一次。”

死战,只为一诺

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吕钱塘的故事,和剧版《庆余年》中滕梓荆的故事大致一样。

相比于滕梓荆,王倦这次在《雪中悍刀行》发刀的水平又进步了。

滕梓荆和范闲是刺杀不成意气相投,滕梓荆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最终为兄弟战死。

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7)

而吕钱塘和徐凤年的矛盾是价值观的冲突,吕钱塘代表着士人,真正的士人,而徐凤年是国贼。

吕钱塘没有产生所谓的“痛改前非”、“认清真相”,在笔者看来,也许是吕钱塘嘴硬(毕竟读书人要面子),但更多的,也许是吕钱塘也不在乎了,真相是什么,“不重要了”。

我承诺过要护你周全,这是君子一诺;你的交易筹码是保护林家,这是在商言商;我吕钱塘觉得你徐凤年不错,我想让你走的更远一点,这叫书生意气。

所以,在我吕钱塘耗尽最后一点气血之前,我会为你,为徐凤年而战。

雪中悍刀行芦苇荡之战吕钱塘(被编剧写活了的吕钱塘)(8)

其实死亡对吕钱塘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尤其是和火甲兑子,全我气节。

人都死了,就别叫吕钱塘了,还是叫林探花吧。

我猜,林探花死前在乎两件事,其一是母亲与林家,其二是徐凤年继续走下去,代他看看这混沌的朝堂。

他不在乎真相,他只是想看看结局究竟如何。

归根结底,林探花也好,吕钱塘也罢,不过是一个读书读死了的读书人罢了。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