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比从哪里生成的,因为黑格比

台风“黑格比”来得凶去得也快,禾城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之后,恢复了往日的模样,知了自顾自地欢唱,气温回升,高温重返。

7日就是立秋了,但夏天还远没有结束,禾城以一连串高温天来应景。

“黑格比”相当豪横

气象学专家、散文家杨文丰曾经说过——台风雨是楚霸王的雨,猛张飞的雨,鲁智深的雨,是激情狂泻的雨。

先来看看今夏首个影响我市的台风“黑格比”在降雨方面的“成绩单”。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于4日下午开始影响我市,夜里台风中心穿过我市,造成的降水极不均匀。“受其影响,我市东部县市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嘉兴市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董旭说。

全市过程面雨量87.2毫米,其中平湖277.7毫米、海盐100.3毫米、南湖区98.7毫米、嘉善88毫米、秀洲区28.4毫米、海宁22毫米、桐乡8.5毫米,最大嘉善县惠民街道341.7毫米,最大小时雨量96.1毫米。

“平湖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雨量314.2毫米,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雨量极值。”董旭说。

按照气象部门对不同量级雨的衡量标准:大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25.0~49.9毫米;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而下特大暴雨的话,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250毫米。

如果数字太抽象,对降水量还可以形象地理解——露天放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不渗水石板,1毫米的降雨量相当于往石板上浇1公斤的水。300毫米的降雨量就相当于往石板上浇上300公斤的水。

饮水机的大桶桶装水一般为18.9升,即18.9公斤,300公斤的水差不多相当于16桶。也就是说,下300毫米的雨,相当于往石板上浇了16桶水,而且浇上去的水不外流、不渗透,这样的雨应该是相当厉害了吧。

“黑格比”带来的大风也相当明显,过程风力内陆7级,沿海8~9级,最大为平湖汤山10级。

立秋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送走了“黑格比”,副热带高压强势回归,预计6日我市白天最高气温可达35℃~36℃,7日多云,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在28℃~35℃。

7日就是立秋了,虽然时序告诉我们,2020年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已经来了,可在副高“撑腰”下,明晃晃的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吹到脸上的热风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正值盛夏!

立秋立秋,虽然秋天并不是“立等可取”,但从这个节气的习俗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一些秋天的滋味。

嘉兴的立秋习俗有很多,禾城著名民俗专家朱樵告诉记者,“啃秋”就是其中一个。

“也就是吃西瓜,说实话,立秋时的西瓜已经不太好吃了,嘉兴人称之为‘收藤瓜’,又小又淡性。”朱樵说,但为了“啃秋”这个习俗,在立秋这天,老嘉兴人还会去买只西瓜,一家人围坐而“啃”。虽说是“啃秋”,但实际上是要“啃”掉盛夏的暑气,迎接秋天的到来。“啃秋”之后,一般就不再吃西瓜了。

嘉兴人相信饮食要应时应节,俗话有“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一样没味”。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吃西瓜这类寒性食物容易吃坏肚子,同样的道理,秋丝瓜和秋茄子也不大受嘉兴人的欢迎。

除了“啃秋”,还有称重量、贴秋膘、洗早澡、吃秋桃等立秋民间习俗。“从清代开始,嘉兴民间就有立秋称体重的习俗,目的是和立夏时作一下对比。因为人到炎夏,本就没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多会下降一些。”朱樵说。掉体重这件事,对于现代的爱美人士恐怕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吧。

在立秋当天的早上,用温水洗澡,也是嘉兴人的传统。有的老人,还会从院子里摘几片薄荷叶,放在泡澡的水里,据说这个澡一洗,“秋老虎”来时就不会再长痱子了。

关于吃秋桃的风俗,稍微带点迷信色彩。“说是在立秋这一天,大人孩子每人都要吃一个秋桃,吃完之后要把桃核保留下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据说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朱樵说,这些传统民俗都凝结着百姓对生活的点滴感受。

黑格比从哪里生成的,因为黑格比(1)

徐丽萍摄

来源:嘉兴在线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