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成都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the high-quality building of Chengdu into a world-renowned event host city

文 陈冠伶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安全部法律服务处处长

Chen Guanling, Director of Division of Legal Services, Security Department,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Chengdu 2021 FISU Games

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成都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思考)(1)

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考量,是成都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服务战略全局的独特定位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成都市通过筹办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学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赋能的生动经验,深度发挥体育多元价值和综合效应,将抓住赛事名城建设的新机遇转化为公园城市建设的新引擎,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

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成都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思考)(2)

以“赛”扬名

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是向全球充分展示成都蜀风雅韵公园城市形象的契机

赛事名城是成都加快跻身世界级城市的新跳板。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具有参与广、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和关联性强、对城市经济促进周期长、容易整体带动城市国际化等特点,一些先发城市往往把举办国际赛事作为城市国际化的动力和引擎。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等国际著名城市体育产业高度发达、体育消费旺盛、职业体育兴盛,拥有世界一流体育设施和国际知名体育场馆,重大体育赛事组合体系完善,体育文化具有世界传播力和影响力。上海和深圳等综合经济竞争力靠前的中国城市都将赛事的引领作用放在体育发展整体规划的突出位置。上海聚焦建设世界级城市的总体目标,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全面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深圳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国际化进程,提出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将高端赛事作为推进体育产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方面。

赛事名城是成都加大培育发展动能的催化剂。“十三五”时期,成都成功举办99项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其中2018—2020年累计举办国际体育赛事67项。2019年高标准举办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创下成都规模最大、国际化水平最高、单次入境外宾人数最多的办赛纪录。SPORTCAL全球赛事影响力城市榜单排名,成都由第89位跃至第28位,跻身全国前三。2020年《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国际体育赛事指数排名成都位列全国第二。当前,成都完成了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阶段布局,成功申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3年亚足联亚洲杯、2024年羽毛球汤尤杯和2025年世界运动会五大赛事。系列赛事将以精彩绝伦的观赛体验、享誉四海的巨大影响和跨界联动的综合效益,为城市发展带来能级提升的强劲势能和经济转型的澎湃动能,也标志着未来几年成都与世界赛事名城相匹配的赛事体系建设将迅猛发展。

赛事名城是成都加强厚植竞争优势的营养土。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在成都服务融入国家战略、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厚植宜居宜业优势的时代背景下,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将被赋予新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使命。《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已从建立蓝绿交织公园体系、建设品质化现代社区、提升文化旅游魅力等方面作出了制度安排,成都大运会筹备过程中也积累了实践经验,这为后续以赛事功能链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抢占世界城市网络关键节点、促进城市品质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舞台。

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成都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思考)(3)

凤凰山体育公园

以“赛”提质

成都具有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超能“量”

强势的发展质量。2021年成都实现GDP19917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全国所有城市第八位,已经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旅游、金融、物流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双流国际机场口岸和青白江铁路口岸两个对外开放口岸,航线实现五大洲全覆盖,高效便捷、保障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形成。截至2022年6月中旬,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12家,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国家达21个,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104个,为赛事名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突出的产业增量。2020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805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增加值297亿元,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430元,体育服务业总规模、增加值占体育产业的比重分别超过65%和75%。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总部落户成都,体育产业要素逐步集聚。温江、武侯、双流3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1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项目落地,体育产业功能区、示范园区、体育服务综合体等逐步建成。设立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释放体育产业发展潜力,体育产业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独特的文化容量。成都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盛。拥有源远流长的古蜀文明,4500多年城市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天府之国”久负盛名。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蜚声国际。拥有璀璨厚重的文化传承,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人文胜迹享誉中外,川剧、蜀绣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千年。拥有开窗见绿的诗意栖居,打造了1.69万公里世界最长天府绿道体系和1275平方公里全球最大“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荣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拥有近悦远来的独特魅力,“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已成为城市亮眼的名片,连续十三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连续八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

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成都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思考)(4)

成都大运会火炬

以“赛”谋城

让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成为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新引擎

强化政府主推。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完善体育领域相关制度,修订《成都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研制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出台体育产业信贷融资政策、税费支持政策等配套政策,细化完善具体工作举措。探索机构设置。探索设立专门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体育赛事统筹发展和管理工作,提高统筹管理层级和权限,落实人员、场所等保障。厘清与相关部门的职能边界。加强氛围营造。策划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主题赛事以及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大力推动体育赛事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营造人人可参与、人人便参与、人人愿参与的赛事名城浓厚氛围。

坚持市场驱动。坚持市场运作。依托现有政府投资平台公司或新设体育赛事管理公司,强化后续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统一管理,负责知识产权申请、赞助招商、票务管理、场地管理等事项。制定产业目录。加紧制定成都市体育赛事运营企业重点招引目录和培育目录,把体育产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扶持范围,更好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支持多元参与。培育本土专业赛事执行机构,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赛事公司参与赛事筹办,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事业发展,促进优势资源要素流通对接。

招引国际资源。加大合作力度。加大引入国外品牌赛事,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专项运动组织、各国代表团的沟通交流,打开建立窗口渠道,推动后续更多重要国际赛事品牌落户成都。链接优势资源。吸引国际著名的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咨询机构落户成都或参与成都赛事经营活动,吸纳专业机构和优秀企业参与,发挥知名媒体和品牌赞助商作用。健全纠纷解决。借鉴上海设立国际体育仲裁院(CAS)上海听证中心的经验做法,加快引入国际性、权威性体育仲裁机构,积极争取在西部首先引进CAS,设立常设机构,完善体育赛事纠纷解决机制。

培育本土品牌。创新本土品牌。培育极具优势、体现本地特色的精品体育赛事,如大力打造“天府龙泉山”赛事活动品牌,提升“熊猫杯”等自主品牌赛事体系的价值和影响力。开发赛事体系。结合“一带一路”“天府绿道”,以及西岭雪山、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冰雪体育、山地越野等时尚新兴赛事。依托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香城体育中心等一流场馆,常态化差异化体系化布局赛事活动。增速产业发展。树立“轻”体育理念,重点打造一批旅游运动产业生态圈和功能区,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赛事中心和核心地标,推动“体育 绿道”“体育 公园”“体育 康养”产业模式,带动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和夜间经济发展,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快速发展。

融聚体育文化。深植本土文化。融合天府文化的精神特质,挖掘提炼和培育发展具有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特色、成都风采的城市体育文化。坚持立足本土、开放引进,深植公园城市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别样精彩体育文化特质。培育文化创新。探索打造“体育 培训 活动 文艺”多元场景,推动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作品、体育文化品牌、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文化阵地创新发展。鼓励支持驻蓉高校、企业和友好城市共同合作研发体育文化创新项目。焕颜文化能级。通过赛事知识普及、吉祥物和宣传用语征集等方式提升文化的美誉度与知名度。充分利用全球顶级赛事的溢出效应和地标性场馆的聚气作用,重塑文化地理、优化城市功能格局。推进体育论坛、交流互访等平台活动,传递彰显体育人文的城市形象,助燃城市国际影响力的引爆点。

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成都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思考)(5)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青春歌会

Chengdu is building a park city demonstration area embodying the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which presents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dea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t the core, on all fronts. This move is the mission of Chengdu to respond to the call of our time, a distinctive role of Chengdu to serve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Chengdu to realize leapfrog development. When preparing for the international multi-sport event, the city draws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about the empowerment by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and Winter Paralympic Games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diverse values and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sports. It seizes new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building of a world-renowned event host city and uses them as new engines for the park city construction, to give birth to new driver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ith such efforts, Chengdu aspires to find a new way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for megacit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来源:《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2022年5期

编辑:李卉嫔

审核:贾琪

校对:秦粟风

主编:邓灼

更多精彩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成都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思考)(6)

欢迎订阅·诚邀合作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028)86523772

新闻线索:(028)85471528

投稿邮箱:thebeltandroadrpt@163.com

联系人:肖露

声明:1.凡来源为“一带一路报道”的作品,版权属于“一带一路报道”杂志社,任何第三方转载均应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报道”;2.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刊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任何第三方转载时须保留“来源”;3.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我刊联系,核实后将依照相关规定支付稿酬;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我刊联系,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