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所见介绍袁枚(一天一首古诗词)

《谒岳王墓》

古诗所见介绍袁枚(一天一首古诗词)(1)

【清】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古诗所见介绍袁枚(一天一首古诗词)(2)

古诗所见介绍袁枚(一天一首古诗词)(3)

译文

古诗所见介绍袁枚(一天一首古诗词)(4)

江山如画,也需要英雄人物来扶持,西湖之景已出神入化,本身就像是一幅丹青画卷。

人世间开始觉得西湖的重要,主要是西湖之畔有岳飞、于谦的祠庙和坟墓。

注释

古诗所见介绍袁枚(一天一首古诗词)(5)

谒(yè):到陵墓致敬。

岳王墓:即岳飞的坟墓。

江山:江河和山岭,即大自然的山水。

岳于双少保:指岳飞和于谦,他俩曾官封少保,两人的墓都在西湖边。

赏析

古诗所见介绍袁枚(一天一首古诗词)(6)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咏史诗。

这首诗的最绝妙之处在于提出了“重西湖”之“重”在何处。历代咏西湖皆提“白、苏”,而轻“岳、于”,诗人一反传统,提出“岳、于”对于西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种爱国精神的象征,比诗文更厚重、更庄重、更令人尊敬。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这两句是说,江山如画,也需要英雄人物来扶持,西湖之景已出神入化,本身就像是一幅丹青画卷。这是写“重西湖之人文美”。

一个“扶”字,可谓是千钧之力,将岳飞抗金、于谦御敌,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勾勒出来。宋明王朝,正是靠着岳飞、于谦这样的“伟人”扶持,才得以政权稳固,人民得以避免遭受更大的兵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这两句是说,人世间开始觉得西湖的重要,主要是西湖之畔有岳飞、于谦的祠庙和坟墓。这是写“重西湖之精神美”。

古诗所见介绍袁枚(一天一首古诗词)(7)

“江山也要文人捧,苏堤而今尚姓苏。”“重西湖”一方面在于白居易、苏东坡对于西湖的人文赞美,另一方面“江山也要伟人扶” ,需要像岳飞、于谦这样的民族英雄来守护。西湖也因为这两位少保英雄,而更加名噪一时。“重西湖”,不仅仅重在人文,更重在一种精神。

文人捧江山,是一种艺术的修饰。武将扶江山,则是一种精神的底色。岳少保与于少保,一个“挽狂澜于既倒”,一个“扶大厦之将倾”,让宋朝得以延续,让明朝得以保存。他们的“扶”,是对江山如画的最好回报。西湖之畔,只有“白、苏”之诗文显然是不够的,还得加上“岳、于”之爱国精神,才更加显得庄重。

西湖之美,既美在人文山水、丹青笔墨,更美在民族气节、爱国精神。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