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镉离子与生物炭的交换作用(长期有机物输入下酸性土壤的铝-碳)

可溶性有机物(DOM)由一系列大小、结构不同可溶性有机物组成,是土壤中最为活跃的有机碳库。大量的研究表明,土壤大部分的溶解性金属元素可以与DOM络合,对重金属元素的溶解、吸附、迁移、转化及毒性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有机物输入到土壤中能够增加土壤中DOM的含量及改善土壤铝(Al)毒,但是有机物输入下土壤DOM对于铝元素的溶解及转化的影响并不清楚。铝是土壤中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土壤中的铝-碳(DOM)耦合研究将为地球元素耦合及全球碳、铝循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地科院张坚超博士与南京农业大学冉炜教授合作,对湖南祁阳长期定位试验站的强酸性农田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发现:长期有机物(猪粪)输入处理的土壤总Al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化肥处理,然而其溶解态铝的含量却显著大于(5倍)化肥处理。进一步分析发现,长期有机物输入处理的溶解态铝以有机结合态铝为主(97%),而普通化肥处理则以无机单核铝为主(94%)。

土壤中镉离子与生物炭的交换作用(长期有机物输入下酸性土壤的铝-碳)(1)

通过运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及傅里叶红外-二维相关光谱(FTIR-2D COS)的手段从分子尺度对土壤DOM与Al(III)的络合能力及结合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单位DOM浓度下,长期有机物处理的土壤DOM具有更多的Al(III)结合位点,并且具有更高的络合系数(相当于络合能力)。

该研究表明有机物的输入除了能够增加DOM的含量,还能够增加单位浓度DOM的Al(III)络合能力,DOM与土壤铝有着较好的耦合作用。此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的分析发现,长期农田土壤有机物输入能够促进聚合态铝(Al13)的形成。1991年《Science》上首次报道了森林腐殖质层中存在Al13,但至今仍然无法在其他自然环境中发现Al13的形成。本项研究的结果将会给自然环境Al13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撑。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上,张坚超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及国家自然基金委的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68-018-2118-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