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如何求学与科举(科举状元系列之)

三鼎甲:是中国古代最高一级科举考试殿试,对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一甲三名进士的合称殿试公榜时,考中的贡生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余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明清时期如何求学与科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清时期如何求学与科举(科举状元系列之)

明清时期如何求学与科举

三鼎甲:是中国古代最高一级科举考试殿试,对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一甲三名进士的合称。殿试公榜时,考中的贡生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余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之名始于唐代。而唐代并无榜眼之称,却有探花之谓。唐代新科进士公榜后,在曲江有盛大的游宴,其中有新科进士最年少者做探花郎乘马采花助兴。此探花郎原本是对年少新科进士的戏称,与登第顺次无关。

宋初公布进士榜时,状元姓名居中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榜上恰如人之双眼,所以称二、三名为榜眼。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年),黄彦正为进士榜第一甲第三名,其六兄弟中有三人荣登同榜进士。宋徽宗赵佶对其家庭大为赞赏,赐诗曰;“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旗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胜似状元与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从此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改称探花,榜眼成为了第一甲第二名进士专称。三鼎甲各入其位,状元、榜眼、探花名序成为定制。

中国科举史上曾出现了诸多科考家庭,他们薪火传承,以祖孙、父子、兄弟、翁婿等关糸,或以双获状元、双获榜眼、双获探花。或以状元榜眼、状元探花、榜眼探花等功名,在延续一千二百八十余年的科举进士榜中镌刻姓名,成为了家族荣耀。

但能一门三鼎甲,获取状元、榜眼、探花者。却只有唐代崔元翰、崔备、崔敖兄弟三人。崔氏三兄弟不仅独得此殊荣,并且是同科同榜同中第一甲,冠绝中国科举史。

崔元翰:原名崔鹏,字以行。生于唐开元十七年(公元七二九年),卒于唐贞元十一年(公元七九五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唐建中二年(公元七八一年)辛酉科进士第一名。

崔敖:崔元翰大弟。生卒年不详。唐建中二年辛酉科进士第二名。

崔备:崔元翰二弟。生卒年不详。唐建中二年辛酉科进士第三名。

在隋唐时期博陵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及赵郡李氏,并称‘山东五大士族’传统地位显赫,其门第声望甚至高于李唐皇室家族。仅在唐代博陵崔氏家族就有十一位族人荣获科举状元。

崔家三兄弟之父名崔良佐。因母丧弃仕隐居教授后学。

崔元翰通经史、工诗文。年近五十得中状元。贞元三年(公元七八七年)崔元翰入朝为太常博士(司祭礼乐官),后升礼部员外郎。贞元七年知制诰(主管起草诏令)。其醉心于翰墨文章,性格孤傲极少与人交往。于朝中言辞刚烈不为同僚所容。知制诰不到两年即被降职。

<<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崔元翰传。

<<全唐诗>>存其诗七首。以<<雨中对后簷丛竹>>:“含风摇砚冰,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传诗人之名。

崔元翰之女崔莺莺的浪漫传奇,历经千年仍被后人熟知。源自唐代文学家元稹的自叙之作<<莺莺传>>(又名<<会真记>>),经元代王实甫改编为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杰作。据宋代学者赵令时,明代学者胡应麟及近代文学巨匠陈寅恪考证。所谓‘张生’即元稹本人,莺莺为状元崔元翰之女崔莺莺。

崔敖曾官太常博士。著有<<大唐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碑>>。余事不详。

崔备及第后曾任工部尚书。唐元和六年(公元八一一年),任礼部员外郎时因礼节过失被罚俸。<<岁时杂咏二十九>>有时任武元衡西川度支判官崔备<<奉和相公锦楼玩月诗>>:“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隋候恩未报,犹有夜珠圆”。<<唐会要>>有崔备所作<<驳赠工部尚书马畅谥敬议>>文。唐开成二年(公元八三七年)崔备撰有<<唐武候碑阴记>>。

唐建中二年辛酉科殿试,以<<白云起封中赋>>共取进士十七人。崔元翰、崔敖、崔备三兄弟包揽第一甲。虽唐时状元、榜眼、探花称谓尚需完善,但其三兄弟同科同榜同中第一甲,为中国科举史留下了千载传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