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元日诗讲了什么(正确解读王安石的元日)

王安石元日诗讲了什么(正确解读王安石的元日)(1)

线上线下的评论者把王安石的《元日》诗解读为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这是很不准确的。其实,《元日》这首诗,是一首借事喻事诗。是借举国上下欢度新春佳节这件事情,比喻举国上下改革弊政推行新政这件事情。

熙宁元年(即公元1068年),王安石“越次入对”,回答神宗皇帝的时政题问。熙宁二年(即公元1069年),王安石以参知政事身份主持变法。随着变法改革的深入,北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革新气象。等到熙宁三年(即1070年)春节,北宋王朝时局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安石遂以《元日》为题,写下了流传千年的七言绝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的起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表面上是写旧的一年在爆竹声中成为过去。言外之意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弊政在改革声中成为了过去。

诗的承句“春风送暖入屠苏”,表面是写早春的春风送暖到老百姓的家里,实际上是写新政的春风送暖到了老百姓的家里

起句和承句所表现的,表面上是举国欢乐的新春佳节,实际上是变法改革的国民喜悦

诗的转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字面上是写千家万户春光明媚的大年初一,实际上是写新春佳节千家万户的其乐融融

诗的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字面上是写总要用新的春联替换旧的春联,实际上是写新的革新条款总要替换掉旧的弊政条款。

这转句和结句所表达的意思,表面上是元日的生活形态,实际上是社会的发展必然。

我们的结论,《元日》是一首借事喻事诗,更是一首借事言志诗,是借赞美举国欢度新春佳节之事情,言诗人改革弊政推行新政之心志。因此,线上线下的评论者说王安石的《元日》是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是十分荒谬的。特别是把“屠苏”解释为新春佳节畅饮“屠苏酒”,更是驴唇不对马嘴。

愿天下的中小学生不再为写作文发愁,是我毕生的追求。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您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