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 在跨界与融合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作者: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 在跨界与融合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 在跨界与融合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 在跨界与融合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作者: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从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开局破圈,到《2022重阳奇妙游》完美收官,河南广播电视台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打造出“中国节目”系列节日,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中华文化的感召力通过奇观化的视听效果走进观众内心,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国潮艺术升温,视觉奇观彰显中华美学精神

在视听作品创作与观赏方面,制造视觉奇观,是视听作品创造新的艺术风格以通往观众内心的捷径。视觉奇观通过震撼、惊艳的影像呈现,并借助距离感和陌生化所催生的浓厚兴趣,引发观众围观,并激发出对美与未知的扩延想象。在《洛神水赋》出圈之前,“水下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并未走进观众视野。《洛神水赋》凭借“水下舞蹈”带来的神秘感、新鲜感,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融合了不同中华文化的元素,以新奇的艺术形式震撼观众心灵。同样,《龙门金刚》在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内实景拍摄,面相威严的“金刚护法”与身姿飘逸的“伎乐天”一刚一柔相呼应,并且配合着铿锵有力的鼓声与悠扬的乐曲,形成视听奇观,彰显出刚柔并济的中国审美风范。

《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作品正是通过奇观化的视觉效果将“中式美学”“国潮艺术”等话题推向顶峰,并且从单一追求视觉奇观,转向视觉奇观的价值观升维。节目中,历史文博知识搭载着视觉美学奇观,舒展出更为跃动灵活、精巧蕴藉的节目样貌的差异化价值表达与文化功效,最大限度地展现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蕴。

叙事诉情升级,剧情串联增添节目电影质感

从内在特性来看,晚会节目本身具有瞬间收视、短暂停留、迅速遗忘的特点。为了克服晚会节目本身的叙事劣势,近年来的晚会节目创新性地将剧情化、戏剧化、纪实感、故事性等内容结合到晚会节目的创作之中,这也将晚会内容延展为具有沉浸式欣赏、连续性选题等特征,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演和艺术表达的空间,为观众创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河南广播电视台打破了传统的晚会样态,从《元宵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到今年的《重阳奇妙游》,始终坚持打造剧情化主题晚会,为晚会增添更多的电影化质感。今年8月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少年奇妙游》更是在之前“奇妙游”的基础上,进行了叙事升级,通过“一明一暗”两条叙事线,既讲述了少年下山游历的故事,又诠释了“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脉络。《2022七夕奇妙游》也在《2021七夕奇妙游》的基础上有所升级,以“情景 诗歌”为串联,以“巧”为线索,表现和赞美女性自强不息、勇敢拼搏的精神。

跨界融合升维,多方联动夯实平台内容口碑

近年来,综艺、电视剧、电影、话剧等艺术门类互动频繁,呈现出跨界联动、形式交融的新发展趋势。在内容上,通过与影视剧、电视剧的交流、融合,拓宽自身艺术维度和审美维度,满足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传播上,通过制播联动、多屏联动、深度融合,精准掌握并充分利用融媒体传播规律,推动节目的口碑式传播。“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与多家视频网站深度合作,在网络端率先直播,利用“大屏 小屏”的播放方式,实现全屏终端的全覆盖,并以一种符合平台调性的方式收获多元化的消费群体。

实践证明,用时尚科技诠释厚重文化,打造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高质量文化节目并不是难事。《唐宫夜宴》开局破圈,将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了“超真实复原”与“时尚化转化”,叙事时空的背景更迭柔性传播了“七大国宝”;编导在创意中颠覆传统宫廷仪仗中的威严与肃穆,以宫女之间的诙谐逗趣呈现盛唐时空的烟火气与民俗气;虚拟影像与现实细节相得益彰,突破了文化类节目的固定空间模式。《2022中秋奇妙游》以一场古今相融、虚实相生的科技国潮盛宴,将“中式浪漫”演绎到极致,再次将电视文艺与技术革新的融合推到新的影视艺术美学高度。

对外传播升格,无声传播展现大国文化魅力

视听作品作为可以出口的文化产品,在我国的对外传播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纪录片、综艺节目、短视频等用影像化、艺术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用心立意、创造新意、饱含情意,从时间、空间、价值等多重维度,全方位、多角度地立体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尤其在艺术美学的赋能下,我国视听作品的对外传播效果更是从“润物细无声”进阶到“无声胜有声”。

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肢体语言和舞蹈节目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此外,作为一种全球语言,“舞蹈 音乐”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海外观众所接受。以《洛神水赋》为例,创作者大量使用视听元素,以去语境化的方式对文化进行编码,极大地消除了语言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润物细无声”地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吸引着外国观众继续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历经冬藏、春生、夏长、秋收,“中国节日”系列,以影像引发惊奇,以内容启迪意义,以匠心雕琢精品,频现佳作。河南广播电视台在保持民族时尚风格、坚持视觉效果的同时,不断挖掘不同节日的文化内涵,努力寻找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创作者将中国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观众,打通当代大众共有的文化情怀,创作出兼具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视听节目。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