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原著甄氏第几回死的(三国演义中甄氏貌美如花)

三国演义原著甄氏第几回死的(三国演义中甄氏貌美如花)(1)

行业动态观察

《三国演义》中,曹操老谋深算,以少胜多,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攻破了袁绍的老巢邺城。 进城前,曹操下令:如入邺城,休得杀害袁氏一门老小,军民降者免死。按理说谁都可以不杀,唯独袁氏一门必须斩草除根,以免除后患,可曹操为何会如此呢?

这一方面是为了收买人心,维护冀州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曹操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个人——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

甄氏,名甄宓,史称甄夫人,河北省无极县人,生于名门望族(祖上曾相继有人做过宰相,大将军,太傅,太师等职),喜读书,懂诗文,博闻强记,贤德善良,长得更是貌若天仙,有倾国倾城之色。登门求婚者络绎不绝,最后被袁绍聘娶给自己的次子袁熙为妻。为何?

因为那时袁绍是诸侯中的大哥大,四世三公,名门望族,实力最为强大,占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几乎是全国领土的一半,带甲百万,战将千员,谋士上百,野心勃勃,有称王称霸之凌云壮志,世人谁不羡慕,谁不佩服?所以把甄氏这样天下最漂亮的女子聘娶给自己的儿子为妻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也正是因为嫁给袁绍的次子袁熙,甄氏的美貌才名扬天下,就如同当年貂蝉因为嫁给吕布而使自己的美貌名扬天下一样。

对此,曹操早有耳闻,心里非常羡慕,也由衷地希望这样的美人有朝一日能归自己所有,所以在进入邺城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袁府去找甄氏。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有一个人比他更积极,比他跑得更快,抢先见到了甄氏。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曹操进门看到儿子曹丕那一瞬间,就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不为别的,同样是为甄氏而来。回头看见甄氏,果然是天姿国色,美若天仙,夺人魂魄,是个男人都会喜欢。曹操看罢犹豫了,同一个女人,自己想要,儿子也想要,到底应该归谁呢?

曹丕自然也明白父亲曹操的来意,可他比较聪明,不吭声,反正我比你来的早,你就看着办吧!

也许是舔犊之情,也许是为了维护一个父亲在儿子面前的尊严,曹操最后狠了狠心,决定把甄氏让给儿子,一句:“真吾儿妇也!”,于是甄氏就成了曹丕的女人。

三国演义原著甄氏第几回死的(三国演义中甄氏貌美如花)(2)

行业动态观察

可是过后曹操就后悔了,而且非常后悔,因为甄氏长得实在是太美了,让他见了一面之后始终难以忘记,更无法释怀。于是,在以后的岁月里,曹操经常以下棋为名招甄氏前来会面,有没有过分的举动不得而知,但最起码也算是解了相思之苦,过了把眼瘾。

曹丕得到甄氏后,如获至宝,尽管甄氏比曹丕大了近六岁,可那又怎么样呢?人常说“女大三抱金砖”,大六岁岂不是就等于抱了两块金砖吗?曹丕高兴呀,对甄氏热情异常,宠爱有加。

可甄氏出身豪门世家,从小到大王侯将相见多了,是非常有见识的人,且饱读诗书,通晓事理,非轻薄女子,并没有因为曹丕的万般宠爱而飘飘然或者忘乎所以,相反,甄氏表现得相对理性,甚至有些冷淡。原因有三:

其一,甄氏心理明白,自己不过就是个战利品,能够幸运地活着,并不是自己有多大能耐,而是父母给了自己一副倾国倾城的好皮囊,没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其二,通过接触,甄氏发现,曹操和曹丕都是好色之徒,并非有情有义之人,他们看中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容貌,等到人老色衰之时,自己或将一无所有。其三,自己出身名门望族,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表现得轻薄放荡,不但有损于自己的贤德之名,更有损于祖上的英名。

可曹丕不管这些,依然热情奔放地消费着甄氏的青春和美貌。

也许是天缘凑巧,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甄氏和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植相遇了,且两人一见钟情,相互倾慕。

曹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大才子,大诗人,著名的《七步诗》和《洛神赋》至今流传。

曹植倾慕甄氏不但美貌绝伦,成熟善良,而且气质非凡,才智过人。甄氏倾慕曹植英俊潇洒,富有活力,且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更是天下第一。

之后,两人常常在一起谈论诗词,但也只限于诗词来往而已,停留在精神境界,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举动,因为他们中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曹丕。

可曹丕常年出征在外,甄氏呆在宫中无事,酒足饭饱之后难免寂寞,曹植的诗词就成了甄氏排遣寂寞的工具。于是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近,甄氏甚至把曹植的诗词抄写之后放在枕头底下,寂寞无聊时拿出来阅读。

岂知甄氏这一行为被征战回来后的曹丕无意中发现,曹丕不由心中大怒,这也为甄氏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在发现甄氏和弟弟曹植的不正常来往之后,曹丕多了一个心眼,仔细观察留意甄氏的动向,结果发现,甄氏不但与弟弟曹植来往密切,而且与自己的父亲来往也颇不正常。曹丕心中的醋意有多大,怒气有多大可想而知。可又不能发作,原因有三:

首先,父亲曹操他惹不起,自己想要继承王位还必须得到父亲曹操的认可,如果得罪了父亲曹操,不但自己继承王位的理想会化为泡影,甚至还可能有性命之忧。

其次,曹植是自己王位的有力竞争者,且竞争正在进行中,这时候贸然提出来甄氏与曹植关系不正常,容易让人产生陷害对手的嫌疑。

再次,甄氏也不能得罪,因为甄氏与曹操来往密切,如果甄氏在曹操面前说自己什么坏话,对自己来说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还必须努力假装一如既往地地宠爱甄氏。

小不忍则乱大谋,孰重孰轻曹丕心里一清二楚。也正是因为如此,曹丕只能咬碎钢牙往肚子里咽,化悲痛为力量,耐心等待报复的时机。

也许是天意,在权力争夺中,曹丕最终战胜曹植成而为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报复行动也随之开始:

对弟弟曹植,曹丕恨之已久,本打算除之而后快,可由于母亲卞氏的再三劝阻,最后把他圈养起来。

对于父亲曹操,曹丕把曹操生前宠爱的许多姬妾都占为己有,你不是总想占有我的媳妇吗?好,我也占有你的媳妇,看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

对于甄氏,曹丕在得到郭贵人这个新宠之后,因为甄氏几句抱怨的话,就毫不犹豫地赐死甄氏,死时年仅37岁。可惜一代美貌佳人,因为父子三人的争夺,最终香消玉损,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三国演义原著甄氏第几回死的(三国演义中甄氏貌美如花)(3)

自古红颜多薄命,甄氏结局悲惨也许正是因为长得太漂亮的缘故!虽然儿子曹睿当了皇帝之后为母亲甄氏平反昭雪,可人已经死了,平反昭雪又能有什么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