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系怎么找工作(就业篇农业工程类)

写在前面

农业工程类专业未来可期,但当下环境还不乐观。

农业工程系怎么找工作(就业篇农业工程类)(1)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农业工程的就业情况。首先重申一下农业工程的概念,本文,包括前几讲所说的农业工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指的都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工程三个专业的统称。


农业工程是一个工科专业,它是农业和工程的结合。因此,它具有农业和工程的双重优势。


就前者——农业而言,农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至2020年连续十七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涉及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水利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词。


如今,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这看起来已经是“前途不可限量”。


但从未来发展上看,如果再深究一点点,政策对农业工程带来的利好相比农学甚至要更甚一筹。因为,大部分农学专业都会受到需求的价格弹性这一经济学诅咒,政策对于农学而言,不过是起到填平效果的补全之法而已。


但对于农业工程来说,每一项政策都是推动其向前发展的重大动力,每一项政策都能给广大从业人员带来大量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这就相当于“死水”和“活水”的区别。

就后者——工程而言,农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同样拥有机械、电气或者水利方面的背景,也算是一技之长。如果不想留在农学领域,车企、国家电网等机械制造、能源行业的大门也不会对你关闭。


当然,如果在农学领域,那农业工程专业的前景也不会比其他机械类、水利类的差,甚至也要更胜一筹。比如随着我国大型水利工程的完工,水利行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并不如当年那么旺盛,但农业水利工程则不会。原因同上。


但是,中国农村地域宽广,东西横跨五个时区,南北气候差别迥异,各地资源土地特质不一,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又极为复杂,不可能有一套适合全国各地农村的最优方案,靠一个甚至十几个“中央一号文件”恐怕都远不能顺利地解决农村所有问题。


特别是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工程项目的极高难度、地方官员的中饱私囊,甚至是当地农民的联合抵制,这些都是政策实施中的难题,也是农业工程发展的瓶颈。因此,虽然农业工程的未来可期,但当下环境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而且我们也必须明白,跟农业打交道,辛苦是免不了的,毕竟理论来自于实践。机械也好,设备也罢,少不了实地调试或考察。因此,从事农业领域,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继续“补刀”的话,农业和工程结合起来的农业工程,也有一定的劣势。比如因四年时间的面面俱到而“学艺不精”,造成工程方面的专业性确实不如水利类、机械类、自动化类等细分专业的专业性强,在就业择岗时也容易被个人单位所忽略。因此,学习农业工程类专业,想要走得更远,往特定方向深造是很有必要的。


就实际就业状况而言,农业工程类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业、机械电力和其他。


农业方面包括农业部以及下属事业单位等体制内道路,通过人才引进去到家乡的农业部门;或者去设计单位,做农业规划设计;又或者去大型农场、农机集团等企业单位。机械电力方包括车企制造、电厂、国家电网等。而其他方向就看个人兴趣和能力了。无论哪种方向,都具有考公务员或者进入大学从事科研教育的可能。


言至于此,其实农业工程类也只是很普通的大学专业而已,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如今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大部分专业都是如此,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不变的忠告。


要点总结:


1.农业工程类受到国家政策的极大支持,政策给农业工程带来的生机甚至要旺于农学,毕业生可以去往农业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规划设计或者设备制造;

2.农业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同样拥有机械、电气或者水利方面的背景,能够从事非农学的其他行业;

3.虽然农业工程类的未来可期,但当下就业环境还不甚乐观;

4.从事农业工程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往特定方向深造也很有必要。

下期预告:

下一讲我们将带来农业工程类专业的总结篇。我们下一讲见。

农业工程系怎么找工作(就业篇农业工程类)(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