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首经典古词(竹杖芒鞋轻胜马)

苏轼10首经典古词(竹杖芒鞋轻胜马)(1)

图片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书法、美食、绘画等方面都有高超的造诣。在诗词方面,《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已然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每每读来,总能让人通过清词妙句,遥想当年作者的处境和心情,并感悟其飞扬神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笔者尤为欣赏的一首苏词。该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和大家一起出行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狈躲雨,却只有苏轼不以为意。虽然全词记述的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其中传达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却值得探究。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词作内容。

原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然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行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十分狼狈,只有我不这么想。过了一会儿天色转晴,所以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穿着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度过我的一生。

微寒的春风吹醒了我的酒意,略微感到凉意,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刚刚走过的风急雨骤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然后我们来分析下全词的意境。

人行山中,忽遇大雨,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想要找个地方避雨。只有东坡先生,迎风冒雨继续前行,潇洒旷达毫不畏惧。迎面吹来的风雨,其实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人生道路上的、政治上的风雨。

对此,“谁怕”二字明确表达了东坡先生的态度。不管面对何种磨难和挑战,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全词气势充沛、境界高远,充分展示了东坡先生作为一位词人所具备的战斗意志、博大胸怀、纯净本色、人格写照。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文艺天才、黄州罪犯、副宰相、惠州罪犯、儋州罪犯。这种种境遇,造就了顽强的苏轼、坚韧的苏轼、灵动的苏轼、清醒的苏轼。尽管苏轼的一生命途多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苏轼仿佛是打不倒的不倒翁,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从大视角出发去体察万物,永远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始终对人生充满希望。

愿我们都拥有苏轼的勇气、睿智、达观、淡泊,去面对世间的风风雨雨、阳光彩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