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高山流水(春秋笔法作春秋)

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争霸天下大乱,《诗经》的精神已经不复存在,于是孔子开始编订《春秋》,《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所以后人常把春秋作为史书的代名词。

在编订《春秋》的过程中孔子心里有种哀怨,他觉得里面反映了很多血淋淋的故事,很多伦常之变,他认为天下大乱了,那面临这样大乱的世界一个在政治上从来没得志过的孔子,一个手中只有刀,那个时候还不是笔,只有刀和几块竹简。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这个是有道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都有它的道理,古人特别重视春秋两季,春天播种,秋天收割,所以就用春秋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就好像说买东西,没有人说买南北的。为什么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啊,因为东,西对应的是木,金,南北对应的是火,水,过去买东西拿个篮子,买块金子,买个金属,买个木头可以拎回去,你能买一篮子水和火回去吗?所以叫东西不叫南北,这有五行学说在里面的。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标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下断语作评价,希望以此来确定是非善恶的标准,希望通过历史来确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孔子已经没有办法,他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种标准,在这样的乱世里面孔子最担心的是是非善恶的标准都没了,将来的后来的人,连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都分不清楚了,孔子觉得这才是更大是事情。

孔子作的《春秋》与在此之前的各诸侯国的史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有着寓褒贬别善恶的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春秋笔法体现出来的,那什么叫做春秋笔法,就是用最简洁的,表面上很平淡的,不带个人好恶,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文字,寥寥几笔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结论。

春秋笔法高山流水(春秋笔法作春秋)(1)

【诗既亡 春秋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