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预习课文方法(年级的孩子用我们的课文解析做预习时怎么记笔记)

纠正认识误区首先要纠正家长们的一个认识误区:不是每个年级的阅读理解都必须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3年级预习课文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3年级预习课文方法(年级的孩子用我们的课文解析做预习时怎么记笔记)

3年级预习课文方法

纠正认识误区

首先要纠正家长们的一个认识误区:不是每个年级的阅读理解都必须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语文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的低段(1-2 年级)阅读理解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积累生字生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意思——连词成句。

2.读好短句子——读好长句子——读好连贯的句组——读好完整的段落。

3.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些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

4.借助拼音,借助图画,从课文中找到明显的信息,对文章做简单的意思判断(推断)。

怎么记笔记

以听我们的课文解析为例,我们来说怎么 1-2 年级小朋友应该怎么记笔记。

一、圈划课文标题里的关键字。

比如二年级上册一单元有三篇课文,分别是《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

《小蝌蚪找妈妈》这个课文标题里的关键字是什么呀?肯定就是“找”啊!“找”这个关键字就决定了这篇课文写的内容: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我是什么》这个课文标题的关键字又是什么呢?当然应该是“什么”呀。因为小朋友在读这个标题的是时候肯定会很好奇,我到底是什么?再接着往下读,课文里就会告诉你答案。

那《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个标题的关键字大家觉得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就不讲了,大家可以自己圈划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理解到课文标题应该怎么做笔记。

大家在指导小朋友学习课文的时候,只要多留心,就可以发现小学 1 年级的课文,以一个词语作为标题的居多,而到了 2 年级,课文标题就基本上是以一个完整的短句子为主了。而这个短句子就是在告诉小朋友这篇课文要写的是什么。

二、做好了课文标题里的关键词圈划,先大声并有感情地朗读一至两遍课文,然后给自然段做好标记,开始边听课文解析边做笔记。

为什么要先朗读,再标自然段,接着再听课?因为只有这样,小朋友才会在听课时知道老师讲的内容是课文的哪个地方,不至于听的时候手忙脚乱,找不到方向。

听课文解析时做哪些笔记?

一、圈划课文中重要的词语。

哪些是课文中重要的词语?以二年级上册一单元课文为例,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的就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表示动作的词语就是重要的。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里的“迎上去”“连忙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不但表示的是动作,而且是串起全文的关键词。

再比如《我是什么》里的“升到天空……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越升越高……聚在一起落下来……变成硬球打下来”“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等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不但是在告诉小朋友们“我是什么”,而且同样也是串起全文的关键词。

二、圈划课文里的长句子。

什么是长句子?就是由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分句之间用的是逗号。

圈划哪些长句子?当然是那些读起来很有意思,或者让小朋友觉得很生动的句子。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里的“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这个句子是不是把小蝌蚪写得很生动?因为有“大大的脑袋”,有“黑灰色的身子”,还有甩着的长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再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里的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这个句子是不是把青蛙也写得很生动?

三、圈划那些不认识或者理解有难度的词语和句子。

1-2 年级小朋友因为识字量仍然有不足,并且对知识的吸收有多有少,大家的起点不一样。所以有不认识或理解有难度的词语是正常的。就让小朋友把这些词语圈出来,通过查字典掌握好这些词语,然后把它们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后面。

最后重点强调两点

1.家长自己的依赖思想不要太重,期望我们把每一篇课文解析都再拆解开来讲。其实我们说的笔记内容都是我们课文解析里重点讲解的,大家只要按照我们举的这些例子,多听几课,就可以找到记笔记的方法和规律了。如果家长们的依赖思想都很重,那么你的孩子必定依赖思想更重,这样只会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2.准备两套教材,一套在学校用,一套在家里用。因为这样既可以把小朋友自己的预习情况和学校的教学内容作对比,又可以避免小朋友因为已经做了预习笔记,在学校就不再记笔记的情况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