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具体解剖结构图(解剖图系列之四)

绘图/编辑:罗晓东(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沙龙公益联盟综合5群

投稿邮箱:2519330936@qq.com

版主gx1747523627

颈部淋巴结数目较多,除收纳头、颈部淋巴结以外,还收集胸部及上肢的部分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包括颏下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浅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等。为便于交流及临床应用,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按Level分区法划分为6个区(即I区、II区、III区、IV区、V区、VI区) 。2002年美国头颈协会(AHNS)和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对Level分区法做了更新,补充了VII区,并细化了I区、II区、V区的分区,目前学术界对颈部淋巴结分区广泛采用VII区法。2009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外科组、美国内分泌外科医师协会(AAES)、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以及美国头颈学会(AHNS)一起讨论并进一步定义了VI区淋巴结的统一术语。

淋巴结具体解剖结构图(解剖图系列之四)(1)

淋巴结具体解剖结构图(解剖图系列之四)(2)

淋巴结具体解剖结构图(解剖图系列之四)(3)

Ⅰ区(Level 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上以下颌骨为界,下以二腹肌及舌骨为界,其中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 Ⅱ):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

Ⅲ区(Level Ⅲ):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上界平舌骨舌骨下缘,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

Ⅳ区(Level Ⅳ):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上界为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下界为锁骨上缘,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

Ⅴ区(Level Ⅴ):包括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淋巴结群。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

Ⅵ区(Level Ⅵ):为中央区淋巴结,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前界为深筋膜的浅层,后界为深筋膜的深层,包括喉前淋巴结(Delphian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咽后淋巴结。

ⅥI区(Level Ⅵ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有学者认为,该区域位于颈部以外,不属于颈淋巴结组,但该区的淋巴结与甲状腺癌、下咽癌以及颈段食管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学术界已普遍接受该区分法。

参考资料:韩志江、包凌云、陈文辉,等《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变影像比较诊断学》。

淋巴结具体解剖结构图(解剖图系列之四)(4)

欢迎投稿:2519330936@qq.com

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扫描二维或添加fsslong2小编带你入群听讲座)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放射沙龙APP】参与12月15-20日影林大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