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纸很难降解吗 一次性纸制品都能降解吗

01.

为什么纸制品也要做降解测试?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到地方、部门和企业等单位需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充分考虑竹木制品、纸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

卫生纸很难降解吗 一次性纸制品都能降解吗(1)

▲ 纸吸管已成为现在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的替代品之一

在政策推动下,一次性纸制品将逐渐替代塑料制品。资料显示,目前食品包装用纸和纸板年产量约为200万吨,造纸行业正在积极扩大产能,以满足限塑后带来的市场需求。虽然纸制品具有使用简单、易回收的特点,但是纸制品的用量陡增以及特定产品(如淋膜纸、背胶纸、纸尿裤等)难回收、难降解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消费者和政府的关注。现阶段大部分一次性纸制废弃品的处理方式最终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并未对环境问题做出积极影响。因此,如何评价纸制品的降解性,从而使其适于如堆肥等的其他终端处理途径,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

为客观公正规范化地评价纸制品的降解性能,国家于2021年3月9日发布了GB/T 39951-2021《一次性纸制品降解性能评价方法》,并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02.

哪些纸制品要做降解测试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纸质用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相对简单的纸质食包材(如纸杯、纸袋),另一类是结构相对复杂的一次性纸质卫生用品(如纸尿裤)。其中结构简单的纸杯、纸袋中可能使用不可降解塑料淋膜以及黏合剂,而纸尿裤等生活用品主要由塑料膜、无纺布、以及吸水材料组成,并非完全纸质结构。因此,这些添加了合成成分的纸制品需要进行降解测试。

  • 纸尿裤(片、垫)
  • 卫生巾(护垫)
  • 湿巾
  • 纸杯
  • 纸餐具
  • 纸袋
  • 纸盒
  • 纸浆模塑制品
  • 其它一次性纸制品及原材料
  • 纸基复合材料及制品

03.

纸制品降解测试方法的特别之处

目前主流的降解测试方法为受控堆肥法,因实验可操作性强,结果重现性较好,被各大测试机构所采用,在大部分产品标准中作为生物降解性的判定方法。

在标准方法ISO 14855-1以及GB/T 19277.1中介绍推荐优先使用稳定的、已腐熟的堆肥(城市固废中有机物在堆肥装置中产生的堆肥、园林和农田废料以及城市固废混合的自制堆肥),堆肥能带来多样性的微生物,产气(二氧化碳、甲烷)效果较好,但不同机构选取的堆肥以及操作的差异性,使得实验过程中的产气情况可能存在难以复现的情况。堆肥法时常会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引发效应”,即混入腐熟堆肥中有大量有机物会受聚合物引发降解(产气行为),从而影响降解性能的测定。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高方法的可靠性,GB/T 39951-2021 《一次性纸制品降解性能评价方法》中明确规定了使用活化蛭石(Activated vermiculite)代替堆肥作为受控堆肥的接种物,在标准方法ISO 14855-1以及GB/T 19277.1中也提到使用活化蛭石可以代替腐熟堆肥。

卫生纸很难降解吗 一次性纸制品都能降解吗(2)

▲ 纸制品降解中使用的接种物——蛭石

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机,无毒,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矿物,多用于建筑用矿物黏土。由于质量轻、吸附性能好,不腐烂,在农业方面,蛭石常作为土壤改良剂。其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可以改善土壤中的透气性和含水性,同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土壤中pH值的快速变化,因此蛭石被广泛认同特别适合作为微生物载体。此做法最显著的优点在于:蛭石具有相对较低的生物活性,使得空白容器仅释放较少的二氧化碳(很多时候甚至接近于0),可明显减小引发效应,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进而可以测定低生物分解性的一些材料。使用活化蛭石得到的生物分解率应该与使用腐熟堆肥得到的结果是一致或十分相似的。

方法原理:明确活化蛭石与样品的混合物在规定的温度、氧气浓度和湿度进行需氧生物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以及生物质,通过检测二氧化碳释放量来评价生物分解性能。活化蛭石法周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具体方法流程见下图:

卫生纸很难降解吗 一次性纸制品都能降解吗(3)

▲ 纸制品降解测试流程

04.

TTS建议

GB/T 39951-2021 《一次性纸制品降解性能评价方法》的发布将积极推动我国纸制品行业朝更加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生物降解实验室根据行业需求,现已开发出了活化蛭石测试能力为主的纸制品降解测试方法,可以为客户提供纸制品降解性能评估测试,帮助企业准确把握产品特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卫生纸很难降解吗 一次性纸制品都能降解吗(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