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兵跨越时空的对话(老兵走了这么多天)

和老兵跨越时空的对话(老兵走了这么多天)(1)

作者:夏天1988

刘志强,连队的官兵都喜欢叫他强班。他是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人,在2016年12月1日光荣退伍,临走前的晚上,我和他在会议室里聊了很久。他是2004年12月11日入伍,在野战当了12年的兵,每一位老兵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大山不语但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厚重,老兵十二年,临走时的回忆,便也如这山般厚重,只不过化成滔滔的江水,承载难舍的军旅情深。

“我清楚记得,2004年12月11日我入伍当兵,刚来时体质非常弱小,110多斤,1米65的个头,底子薄,训练跟不上,我秉着一股劲儿,加班加点训练,撇手榴弹,别人扔几个就合格,我不行,每次训练我都撇好几箱手榴弹,直到手臂感到脱臼。开始三公里不合格,别人跑一个三公里,我就跑两个。野战部队看素质,就看一个跑的速度。那时真的很年轻啊,新兵下连时我的三公里成绩在10分50秒以内。”

“当时的训练动力,可能就是不想被落下。新兵下连时我分到了架线一班,那时专业训练比较累,攀登固定中的爬杆,就练一上午,吃饭时手都拿不起筷子。收线与放线时用的那种线拐子,累到什么程度,有一次我晕倒在地,迷迷糊糊起来又开始收放线。

部队的确很锻炼人,当兵第一年驻训,环境挺恶劣,住所谓的筒子屋,漏雨,窗户都用塑料布遮挡着,全连唯一一台家用电器,就是一个小黑白电视机,雪花满屏幕飞。那时连队没有炊事帐篷,吃饭在一个大厂房,夏天人挤人热的受不了,伙食也没现在好,后来吃饭大家就端着碗跑到小树林去吃。不管怎么样,苦累没白受,第一年我就被评上优秀士兵。”

强班黝黑的皮肤记载了当初训练的艰辛,但坚毅的眼神仍然不悔当兵的选择。

“等我成为上等兵,就开始带新兵训练了。驻训时住帐篷,房子太过老旧。那时候训练科目提升难度,比如攀登固定变成单脚,我的五公里成绩能达到17分钟左右,收放线3分30秒左右,在N区演习时也能够带一组人完成有线线路架设,2006年底虽然转士官难度大,但我还是转上了。那时刚转的士官称为一期,一期第一年我就赶上了军区的联考联评,T区驻训,早上4点起床,进行收放线十次,这就是早操内容,晚上学理论到11点,那个地方还缺水,脚都磨肿了,还我还坚持训练,圆满完成任务,那年我被评为优秀士官。

和老兵跨越时空的对话(老兵走了这么多天)(2)

等到一期第二年,我当了炊事班长,那是08年的时候,我带领炊事班参加了军里组织的炊事专业比武,取得了单科目一个第一、一个第二的成绩,Q区演习时,我又兼任架线组长,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一年我入了党。09年架线班长空缺,我又很快调整角色,参加了T区演习,训练强度大,有时晚上还要巡线,保障首长电话,作为一个兵,完成任务就是我的使命职责,好在我也完成了任务没有出现差错。演习结束后我又留下参加了军区后勤要素演练,顶着北方的严寒,11月份才回到驻地,年底我又转了二期。”

强班在临走前回忆着军旅的点点滴滴,转上二期后他参加了与友邻单位的专业比武对抗,是连队的攻坚力量,带了新兵,被评为优秀新兵班长,12年底再次晋级,转为上士,到院校学习了有线技师专业,将近两百人的集训队里,在最后的结业考核他获得第八名。回到连队后成为运动通信班班长,2013年,我下到连队后,确实看到了老班长的与众不同。

上士在连队本来就算是老资历,但任务到来,他总是冲在前面。2014年Z区演习,带领班组完成了11公里的架线任务,那年的光缆施工,他也是当仁不让扛起了大镐。2015年他获得了军区专业领军人才奖,荣立三等功,获得旅至高荣誉金锤子,2016年他带领班组完成了班战术比武,取得第一名。这年强班入选旅精兵林,种下了属于自己的那棵树。当然,这也是他的最后一年。12年军旅生涯,匆匆地好像就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千般不舍,终要离开。

或许这次回家,他可以全身心守护他的爱情了吧。2010年9月与妻子相识,2011年谈了恋爱,2015年1月30日结婚,2016年2月8日一个大胖小子呱呱坠地。幸福洋溢在嘴角时他想起了妻子第一次来队探望的亏欠,2011年7月份还是女友的她在火车站等了四个小时,忙完训练的强班才匆匆赶去接女友,好在女友被他的忠厚朴实真诚打动,他的不抽烟不喝酒也成了品质的点缀。

部队改革的征程上,注定要面对走留,当退伍的那一天来临,或许再坚强的汉子,心底也有难言的苦涩。熟悉的营房,可爱的战友,往昔的肝胆相照,12年的迷彩青春,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

2016年12月1日5点50分,我把强班送上去往火车站的大客车,早已退下上士军衔的他,胸前挂着国防服役章,那是12年的光荣,那是12年的难舍。

老兵不死,是因为当兵的优良品质已经融入他的骨子里,老兵不死,是因为他会怀揣一腔铁血丹心的情怀走向社会,老兵不死,是因为他会秉持中国军人一名士兵的本质去迎接社会的风吹雨打。

老兵不死,预祝老兵回到地方,守住本心,家庭圆满,再立新功,常回家看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