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


时光荏苒,陈列在博物馆的一辆辆老车,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诉说着身后的故事。时代的印记,社会的变迁,幸福的记忆……都藏在那曾不停转动的车轮里。滚滚车轮记录了历史的轨迹,一辆辆老车承载了岁月的印记!

建党百年回眸,让我们一起走进藏品,透过汽车看中国,看历史,看未来……一起重温那老车背后的峥嵘岁月,在时光穿越中感悟初心力量。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1)

在中国文化中留有烙印的诸多色彩中,“东方红”已经成为一个极具象征性的符号,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承载着一种特殊的情结。从我国自主生产的“东方红”履带拖拉机到“东方红一号”卫星,这个名字可谓记录了多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次,而今天我们走进的是“东方红”牌轿车。“东方红”BJ760轿车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第一款定型投产的汽车,是北京汽车工业第一次学习利用国外技术自行研制生产的产品,在北京汽车工业产品开发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汽车工业发展溯源

北京汽车工业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汽车修理业和零部件制造业起步的,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和首都的经济发展应运而生。1951年8月,华北军区后勤部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北平汽车修配厂”移交中央军委总后勤部,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六汽车制配厂”,用于生产军用机踏车(摩托车),后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五汽车制配厂”。1953年7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为了确保“长春一汽”和“洛阳一拖”项目建成投产,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在北京建立汽车附件厂,为“长春一汽”和“洛阳一拖”配套生产化油器、汽油泵、滤清器等配件,并成立了北京汽车附件厂筹备组。195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将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汽车制配厂划归第一机械部,同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汽车制配厂与华北农机总厂第一分厂合并,组成由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领导的北京汽车配件厂。1954年8月,经一机部批准,北京汽车配件厂与北京汽车附件厂筹备组合并,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第一汽车附件厂(后改为“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2)

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冲压车间

从“井冈山”轿车到“北京”牌高级轿车

1958年6月20日,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并在当天的庆功大会上将“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标志着北京汽车工业由汽车修理、零配件制造向整车制造的转折。1958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研制高级轿车,到1959年国庆前夕先后试制了6辆“北京”牌CB4高级轿车,然而未正式投入生产。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3)

1958年6月20日,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举行“井冈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4)

1958年6月20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观看“井冈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5)

“北京”轿车和“井冈山”轿车参加国庆十周年游行

试制中级轿车

在“井冈山”“北京”牌轿车试制成功后,1959年11月,国家一机部汽车局正式向北京汽车制造厂下达了中级轿车试制的任务,要求北京汽车制造厂参照苏联伏尔加轿车,试制适合我国使用的中级轿车,主要满足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的需求。选型方案定为苏联生产的伏尔加轿车,最初的名称是“星火牌760”轿车,后来改名为“东方红”牌轿车。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还拨给北京汽车制造厂一辆1959年生产的伏尔加M21N型轿车作为样车。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6)

北京汽车制造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张世恩带领员工试制“

1960年初,苏联一个5人专家小组到海南试验伏尔加轿车,途中经过北京,参观了北京汽车制造厂,交流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临走时留下了一套伏尔加轿车的生产图纸。北京汽车制造厂组织技术人员认真消化图纸,全力以赴提高试制质量。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7)

1960年研制的“东方红”BJ760轿车


1960年4月,北京汽车制造厂完成第一轮试制工作,试制出3辆“东方红”BJ760轿车样车。1960年11月,“东方红”轿车进行了25000公里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东方红”轿车最高车速可以达到125公里/小时,最低油耗9.8升/百公里,与苏联生产的几种车型对照,“东方红”轿车的性能指标是较好的,汽车底盘性能也是可靠的。与此同时,为了日后批量生产,工厂在试制的同时,还编制了工厂技术改造计划,到1961年底基本完成了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在此期间,北京汽车制造厂还接受了为部队研制轻型越野车的任务。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8)

1960年4月5日,庆祝“东方红”轿车样车试制成功

通过国家级产品鉴定

1963年7月19日,一机部向国家计委报请审批《北京汽车制造厂设计任务书》,8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计任务书,年产量5000辆,其中吉普车4400辆,“东方红”轿车600辆。工厂又进行了多次改进,不断提高性能和质量。经过四年多的努力,1965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组织对“东方红”轿车进行了国家级产品鉴定。这次鉴定与上海凤凰牌轿车同时进行,并选择奔驰220SE、福特F500、菲亚特2300、奥兹莫比尔等国外车型进行对比试验。经过50天的试验,试验工作组认为,“东方红”轿车的主要性能和行驶可靠性基本符合使用要求,正式通过国家鉴定。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9)

1960年4月,“东方红”轿车在人民大会堂前

1965年5月,“东方红”轿车通过了鉴定之后,开始进行小批试生产。1966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扩建改造工程,生产纲领为年产5000辆,其中BJ212越野车4400辆,“东方红”BJ760轿车600辆。这是国家批准的北京第一个整车生产项目。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10)

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东方红”轿车

106辆“东方红”轿车承载的记忆

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紧张,出于战备需要,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研制军用越野车。由于没有技术经验和先进设备,研究人员只能将刚刚批量生产的“东方红”轿车进行组装和拆解,进行反复试验,这也为后来的北京BJ212轻型越野车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从1959年至1969年,十年间共试制和生产了“东方红”轿车106辆。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11)

1960年4月1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东方红”轿车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东方红”轿车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它是北京汽车工业第一次利用引进国外技术自行研制生产的产品,该车的研制在北京汽车工业产品开发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方红”轿车从样车试制、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工艺工装验证、协作配套到小批量试制、道路试验、产品鉴定,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使北京汽车制造厂从中掌握了整车开发的内在规律,提高了整体技术水平,为后来的研发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吉利星越魅影骑士跑高速(汽车文化日出东方)(12)

北京汽车博物馆展示的“东方红”轿车仿制品


每一辆车都有它的灵魂,背后都记载着一段历史。汽车负载的文化符号用滚动的历史镜头,记录着车轮上的记忆。“东方红”轿车记录了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凝结着北京汽车人艰苦创业的心血,承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车都没有保存下来,北京汽车博物馆展示的“东方红”牌轿车是根据历史资料仿制而成,以收藏和记录那段历史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