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

​​

范字【而】出于《集王圣教序》碑。

据《古代汉语字典》解释:“而”是象形字,像下巴下面的须子飘拂的样子。本义是指下巴上的须子。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现在通行的是假借义,在古代表示“顺接”。是《说文》部首。凡从而取义的字皆与须子或须状物等义有关。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3)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4)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5)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6)

​​​​

​​​

写好“而”字不仅要用笔轻灵劲健流畅,而且还要处理好线条的空间分割处理。“而”字上部左右和左下留有大面积的三块空白。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7)

这几个个留空有构成了近似三角形色空间。各部空间与变化中有得到了和谐统一的处理,有“和而不同,犯而不违”的意趣。​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8)

​​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9)

有意思的是,“而”字做了大疏大密的处理,但又是计白当黑,富有奇趣。这些空间的疏密却让人一点都感觉不到疏处有虚空,密处不透气。处理的是于大疏大密中见和谐统一,紧奏中见空灵,均匀中见疏见密,别具趣味和势态。​​​​​​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0)

​​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1)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2)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3)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4)

​​​​​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5)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6)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7)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8)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19)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0)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1)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2)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3)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4)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5)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6)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7)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8)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29)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30)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31)

经典行书五段卷(行书集王圣教序)(32)

​​​​​​​​​​​​​​​​​​​​​​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